第三十五章(1/2)
英、法的精力被大大地牵制在了远东可这并没有给苏俄在西线的失败带来什么转机。苏军损失正进一步扩大向西突进红军遭到了惨重的打击波兰军队在毕苏斯基指挥下屡屡重创苏军。
当波兰决定见好就收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时英、法有点不乐意了他们认为波兰军队应当进行反击配合乌兰克方面军对苏俄红军展开打击。
华沙的战败导致了莫斯科在西面兵力空虚。
毕苏斯基虽然很想恢复波兰王国旧日的河山而且他很有信心在英、法的支援再次夺取基辅但是夺取基辅又能怎么样。其不断地催促英、法提供更多的援助。
毕苏斯基对反击的兴趣远远比不上对补给品的兴趣因为德国、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工人拒绝把援助波兰的军需品装上火车导致波军的后勤十分紧张。
他在基辅的失败源于近千公里的补给线俄国糟糕的交通让毕苏斯基不愿再冒第二次险。
波兰军队与苏维红军相比优势就在于波军士气高昂当然这种高昂的士气仅限于本土作战。
控制着战场主动权的毕苏斯基清晰地认识到了波兰军队的不足之处为此他开始正努力寻求通过谈判为波兰获得最大的利益。
莫斯科正在考虑着华沙的和平建议但华沙方面的胃口太大了他们开口就要去了白俄罗斯、乌克兰的大片领土。党内人士反对签订协议。他们的身边还有无数的革命群众武器足以武装几个师只要南边的战事一结束他们就可以对波军展开反击而且冬季就要到来天气将为莫斯科创造出数月的战争间歇他们只是暂时的失利。
苏维埃最高领袖列宁不得不考虑西边的损失华沙战役的二个月时间内俄**队被俘、阵亡约2o万人损失大炮4oo余门机枪2ooo余挺以及大量的弹药。
南线弗兰格尔军队趁红军西线新败在南线频频动攻势。
红军在华沙打了败仗但是波军在一定的时间内很难组织起新的攻势他们已经被弄的民穷财尽可是现在的苏维埃也好不到那里去。
列宁准备与波兰签订停战协议用乌克兰、白俄罗斯的土地换取西线边境的安宁将西边的部队撤回来将南线、北线白匪消灭掉。
割让乌克兰、白俄罗斯的土地与归还中国西北、远东领土不同。
单从人口而言乌克兰拥有着4ooo万人口白俄罗斯拥有着2ooo万人口协议中波兰要去了一半的土地和人口而归还中国政府的土地人口加起来也就一百来万。土地上的各种设施的约定也不同中国人通过赎买逐步收回而波兰直接就抢去了。再者波兰作为英、法帝国主义的走狗实在靠不住。
当初将144万国土归还中国就已经争吵不休这次反对签协议的更甚。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用鲜血解放的我们决不放弃。”
列宁的压力很大而在前线立足未稳的苏军节节败退红军对波兰的反击被波兰军队顽抗地阻挡了。有些将领向列宁建议诱敌深入拉长敌人的补给线把莫斯科方面的“预备队”投入进去。
那些“预备队”都是刚刚入伍的工人、农民、学生他们拥有无比和革命热情却没有应有军事素养。“预备队”投入能否抵挡住还是个问题至于那个所谓诱敌深入的方略部队在后撤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溃退或叛变乌克兰、白俄罗斯深陷在战争中的百姓必将受二遍苦二遍罪而这将严重打击苏维埃在工工农群众的威望。
列宁利于个人在党内的威望和权利以辞职相威胁要求通过该协议。
波兰的一系列反击终于结束了即便现在的苏军不堪一击毕苏斯基也必须考虑他那脆弱的补给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