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民国立志传 > 第六章

第六章(1/2)

目录
好书推荐: 收藏美女做老婆 谪悯 终极怪物 暧昧特工 窃听人生 大汉封侯 龙血奇兵 傲运天禧 笑傲之华山 异界之屠龙勇士

如果说煤铁是一个国家的脊梁那么金融就是一个国家的血脉那货币行权无疑是死穴。

可问题是杨洪森并不是唯一拥有货币行权的私人银行中国银行如交通北方金融体系下的信诚、君实银行南方经过中央政府批准的一些小银行如广东银行、西南展银行都拥有货币行权。

孙中山将货币行权当成了一种短期解决财政问题的手段。

拥有货币行权先要在中央银行内储入一笔巨额的备用金根据备用金来决定货币行的数额。按照孙中山原来的设想只要能付足额的备用金到中央银行就算外国金融系统也可以拥有货币行权。杨洪森大为震惊不过作为缓和与孙中山分歧的“妥协”性手段提升了货币行备用金制度台阶。同时为了保护国内的金融企业拥有货币行权的金融机构必须中资。国会就金融制度立法并出台相关政策。作为权力核心整个计划的实施者杨洪森自然是最先获取信息利用时间差在别人还没有回过神的时候杨洪森已经开始在配红利了。

财政部长李鼎铭出生于两江系统但他却不是杨洪森的心腹财政部的真正眼线是孔副部长而合谋者则是中央银行刘汉。李鼎铭是深知一个国家货币行权的重要性对于两江财团的大举扩张他其实也是忧心忡忡孙中山对此好像并不太在意相对于对权利的追逐杨洪森在实业的举动不但没有引起孙中山足够的重视反而得到了孙本人的鼓励。

中国金融市场若被外国金融所控制还不如被他控制着。但是现在的两江财团身体是越来越臃肿了从金融、煤铁、石油、化工、纺织几乎能垄断行业里到处都是两江财团的身影这样一个大怪物也必将成为国家头号打击的目标不是在杨洪森生前就是在他的身后。

就像当初杨洪森将大部分产业分拆开来一样两江财团的第二次大规模的分拆引起了国府中央的高度关注孙中山还为此找到杨洪森进行了一次长谈。

这样做表面上将自己的力量大肆的削弱了实际上这是杨洪森急行军减少负担。

宋美龄自然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对于分拆她持反对意见。时间长了作为老板娘她也开始涉足于两江财团的业务活动。

她认为很风头的事情杨洪森却尽可能回避。

真正有钱的人从来不通过炫耀财富多少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一个社会当中。

国府方面也派出官员监督两江财团的分拆重组工作外界认为杨洪森的个人资产将会因为这次重组大为缩水。

宋美龄最近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在公众场合接受采访时称两江财团在华的垄断地位不利于行业创新未来必将严重阻碍经济的展她对美国的反拖拉斯法案进行高度评估。外电认为中国国府在今后可能在保证经济平稳展的同时将全力打击寡头集团而这有可能是杨总理一下步改革的重点内容。

“两江财团如果做法大有自残的味道只怕数年之内也无法恢复元气。”

杨洪森此举作法有人反对也有人赞同孙中山就是反对者。孙中山担心两江财团的这次重组可能伤及国府的根本。国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江浙、湖广而这正是两江财团的大本营。

“两江财团的这次重组简单的说就是为轻装前进。”这是两江财团官方的回应。

外界对于两江财团怎么轻装前进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重组后的两江财团将全力开拓国际市场。”

两江财产随后放出风声称两江财团与苏俄政府就西伯利亚油田开采事宜达成一致中石化为此将斥资12oo美元。很快两江财团重组的注意力迅被西伯利亚油田的开采给分去了大半。

远在美国的洛克菲勒闻听杨洪森正在寻求西伯利亚油田合作伙伴时只是嘿嘿一笑。投资和捐钱是两回事如果是向中国人民捐款1oo、2oo万美元也算不了什么如果是投资1美分也不会投在这上面。国际石油巨头们对杨洪森提出的合作都没有兴趣。至于国内的投资者中到是有不少盲目跟进的不过更多的人都在观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