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行经阵(2/2)
善财点点头,整整装,打理打理自已后,倒头便向徐步行经的大和尚施礼道:“阿弥陀佛!大德圣僧,我已了无上正等正觉的心,受文殊师利菩萨指引来大德处‘学道’,乞望大师赐教。”
德云大和尚,并没停住脚步,而是继续在善财跟前绕来绕去,只不过度慢了许多。
正阳子心有不顺地叫嚷道:“你个臭和尚,有什么了不起的,你这套小本事,本小道也会。”管他三七二十一,定展身形,抽空隙跳入德云大和尚的行经阵中,脚板心离地一尺有余,一袭白色道袍,飘扬飞舞。
不多时,追赶而来的三叉度也携了善财一起钻入行经阵中。
阵中似有一股莫名的动力,推动着每一位进入行经阵的人的脉搏、气流、呼吸。就像进入海底旋转的潜流,一圈一圈地呈现出波浪形的浪花圈,变幻莫测地左右着行经阵中的人马……
三位年轻力壮的少年,除了善财外,其他两位或多或少地都有那么一点儿三脚毛的功夫,一下搅乱了行经阵。
正阳子则倒着走;三叉度横着穿来穿去;善财摸不着头脑瞎撞一气;只有德云大和尚,依旧倒背着双手,似睡非睡地一圈一圈变幻莫测地行经在山道上。
正阳子先跳出圈外,叹为观止地望着德云大和尚。
三叉度早晕倒在路旁,趴在地上,半晌没缓过气来。
善财气喘嘘嘘地走出行经阵,挨着正阳子坐下。稳稳心神,准备再次的进入行经阵。
正阳子毕竟在吕祖身边耳闻感受了万把年,又在无上真人那儿呆了千年。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瞄着德云大和尚的脚形、身形,瞄着瞄着瞄出头绪来了。心想,自己刚才蛮撞了一些,咳咳……这会胸有成竹地一端身,飞身跳入山下一个几米宽的瀑布,大叫着:“我的主人、恩师常常这样教导我,拜师拜祖拜经学艺,先得洗净身心。”扑地一声,钻入泉水中。
一阵扑冷冷的水声响过,他又灌来两大瓶子泉水,喝足水源,盘腿闭目定神,闷坐一旁,慢慢地似乎进入禅定,而后,才轻轻的有地面飞身形进入行经阵中……几圈游荡下来,定觉气定神闲,心旷神怡……全身的脉搏、气流,似有似无的有一道真气灌输全身……
善财见吧,也效仿着正阳子的做法,冼净身心,屏静心声,慢慢地进入行经阵……
行经中的德云和尚,嘴角露出一丝丝笑容。
刚入行经阵中的三叉度,歪歪扭扭地一头撞向德云和尚,眼看着要撞个满怀,可就在一差那点儿,德云和尚的身子,柔性十足地湾成一把弓,三叉度摇摇晃晃,东倒西歪地从那把弓剑上,一小点儿的空间里,恰到好处地晃过身去。
正阳子一把携三叉度与身后,跟一个圆球似的,两人都有共性似的,滚得同一步调向前推进,不同的是,正阳子有所直立定性。
一晃眼,几个月过去。三少年与一老僧,风雨无阻地在山头忽悠、转圈……
这一日,德云大和尚终于走出行经阵,看着三位仍在行经阵的少年,满脸笑容。一一瞧了个仔细;脸上却犹带稚气的三少年,一个光头和尚一袭绿袍的乃地藏王菩萨的造化;那位头高结的少年道士,乃吕祖的造化;然而,这小道士还不知道,他的化生也是这次的“色”难历练者;剃了个泰山压顶的少年,粗眉大眼,身材魁伟,手足上都是金箍儿的便是三人中的主角,佛界火神,下界财神——善财童子是也。
这三个倒也都是个宝物,唉,想那人间浮华之地,为财为色,闹得地狱暴满,人肉横流。多少的欢乐快事,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物归空,到是这三少年,年纪轻轻,担当如此苦重,到也摆了。
德云一点头,三人同时从行经阵中出落。
善财先跪拜在德云大和尚跟前施礼道:“我乃善财童子,蒙文殊师利菩萨指引来大德处‘学道’,乞望大师赐教!”
德云大和尚对善财说:“我只是一般的‘道学’,就是忆念一切佛、智慧光明普见法门。念佛法门,也就是念佛一法,若智若愚通行之法,以其专仗佛力,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而后,德云大和尚徐步行经,慢慢地脚步离地,来回玄步,脚步与身形地面若接若离,变幻莫测;一会儿德云大和尚两手合掌,变成一尊飘逸的僧像,在山头飘动,耳旁时不时传来佛经声声……
几年后,善财、正阳子、三叉度三人交叉在山头徐步行经,德云大和尚,着一身深灰色的僧袍,飘荡在一旁一棵树枝头上坐禅……
德云大和尚道:“我就这些本领,只能用来聂住苔慢的心情和用来学佛的一些基本法,但不能成就大事,你不仿从这儿向南去,那儿有一个叫海门的国家,有一位海云大和尚,他可教你一些其他的本领,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