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三(2/2)
不过曹长久对于经手的所有软件都写了版权署名习惯而已。
曹长久这几个月也没在北京白过研制小组里的人才济济他可是和他们交流了好多特别是那些工程技术人员因为他想做netbsp;不过其间经过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进口计算机。
华夏自从文革以来已经很久没有进口过计算机了以前都是奉行买来仿制的方针向来仿制的对象都是老毛子。
可惜老毛子的技术不太像样很快被我们过了当然人家有绝活但是不告诉你一来二去国内的晶体管计算机依然停留在几万次的地步。
终于周总理忍不住了话讲既然我们能模仿苏联造计算机为什么不能模仿欧美做巨型机?
大家的心思利马开了挖空心思摆脱巴统的干扰1965年跟法国和英国的两家公司签协议分别引进了3台计算机。
只是法国人不厚道华夏付了钱他们却不将最关键的部件磁鼓拿出来没了这东西机器也就变的性能极差这谁能依啊但是国内却总是联系不上因为——文革了。
不得已只好吃了大亏机器运回来就扔在738厂当废铁。至于英国买回来的那部计算机送到了沈阳光机所却被红卫兵一把火烧了什么资料也没留下来。
我们现在看到的史料记载文革中华夏的计算机技术并没有停顿这都是那些老专家们偷偷在地下搞的比如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晶体管通用电子计算机以及后来银河巨型机的慈云桂慈老先生在文革一开始就被打成了反动学术权威关进了牛棚。
他们不得不躲进了长沙乡下的养鸭院子费尽心力于77年研制成功百万次的151-3机。
没有这些卧薪尝胆的人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社会成就估计我们现在还被美国人打压着不能安逸的上网了。
所以长久他们听到了有外国计算机在北京简直是好奇的不得了托了好多人终于去看了一下。
机器放在计算所不过不日就要运到长春一汽据内部消息这是财政部花了56o万人民币从东德进口的。
这可让长久他们张口结舌79年的人民币啊好值钱的说。
时隔十三年华夏又开始进口计算机了不过这次不是为了仿制而是使用对比过去颇让人感慨万千。
机器很大看起来笨重无比据说是用在汽车的设计计算这让长久心中一动难道就是汽车netbsp;旋即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七十年代cad软件商品化程度低开者本身就是cad大用户彼此之间技术保密。只有少数几家受到国家财政支持的军火商在7o年代冷战时期才有条件独立开或依托某厂商展netbsp;这种尖端技术在79年是不会有任何国家会往外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