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整容(1/2)
天启6年十月一个出人意料的消息传到了盛京(沈阳)。明朝的辽东巡抚袁崇焕派人来为8月11日去世的老汗王努尔哈赤吊丧同时祝贺新汗皇太极即位。
这开得什么国际玩笑?才气死了老汗王(女真人一直认为努尔哈赤的死是宁远城下的那一败造成的)现在又假惺惺的来吊丧?而且明朝素来视后金为反叛的属夷绝对不肯承认后金是一个国家的居然会派人来祝贺新汗王即位!顿时颇有几个贝勒大臣们冲动的表示要将这几个南蛮杀了祭奠老汗王等等。
“这些人若是敢来我非剥了他们的皮不可让他们来得去不得。”阿敏在议政殿上大声吼叫道。这家伙总是这种脾气皇太极继位后就越没人能镇住他了也越的嚣张了。
“阿敏你安静些大家这不是在商量么?”大贝勒代善板起脸孔对于代善阿敏还是有些顾忌的于是不再说话坐了下来。见他不出声了代善才问道:
“大汗您是什么意见?”
“我同意接见并且趁这个机会和明朝谈和。”皇太极缓缓地说道。
“我不同意这些人来了也就罢了居然还要和他们谈和这不是认输么不行。”莽古尔泰说道他是标准的强硬派。虽然支持东征朝鲜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过和明朝作战。
“谈和就谈和又不是真的谈和我们只要实力充分了想什么时候打就打现在不过是权益之计等我们打下了朝鲜就有了米粮攻下了蒙古就有了马匹牛羊到时中原还不是唾手可得。”多尔衮轻蔑的说道对于阿敏和莽古尔泰他向来瞧不起这两个人粗鲁不文打仗全是凭着勇猛而不动脑筋更别谈什么计谋了。
“多尔衮说的有道理今年粮食歉收大汗新丧再加上上次宁远一战一无所获我们必须东征朝鲜否则明年开春就将无米下锅了此时不宜得罪袁崇焕否则我们东征朝鲜时将会腹背受敌所以必须稳住袁崇焕。趁此机会谈和是再好不过了。”大贝勒代善说道。他为人沉稳处事老到又有威望是以他说了话别人也就不再反驳。皇太极心里可不是滋味虽然登上了宝座但是各种大事也还得8大贝勒协商自己哪里像个大汗简直就只是个权力比较大一些的贝勒而已。而且西边的蒙古、东边的朝鲜都与明国站在一起一旦与明国的战争失败这两家和兄弟们恐怕都饶不过自己吧不除掉这几个心腹之患实在是寝食不安啊。一想到与明国打仗宁远城下的那一幕仿佛又出现在眼前明军要老那么打胜负真的是很难说呢皇太极想而且明朝毕竟是个泱泱大国“虽师老财匮然以天下之全力毕注于一隅之间盖犹裕如也”最终恐怕还是要谈的所以他这次才这么坚决要和明朝和谈。
在一番反复权衡之后皇太极以破格的礼遇接待了准杀父仇人的使者。丰盛的酒筵、慷慨的馈赠、甚至还有专门的阅兵式让使者们在盛京乐而忘返达一月之久。他们离开时身边还多了不少东西—各种各样的礼物(少不了有皇太极从我这里搜刮的好东西)和一封致袁崇焕的信信中表示愿意照明朝封俺答为顺义王的先例归顺明朝。
皇太极作出这样的努力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但相比之下袁崇焕要更加困难得多。“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守为正著战为奇著和为旁著”这段文字就是袁崇焕著名的“恢复之计”。其中“和为旁著”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知道虽然取得了宁远大捷的胜利但是后金的主力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而明军目前也只能守守城而已。当真谈到野战甚至复辽还是遥遥无期。在广大的平原上后金兵来去自如牢牢的掌握着战略主动权打不打、何时打、在哪儿打、都不是明军可以说了算的事。要筑城、要练兵、要展生产都需要时间需要相对安定的环境然而这些从哪里来?要靠和谈啊!
道理虽然很简单但是让朝中那些乌鸦们听见了可就不得了了。什么南宋如何如何啊、秦桧如何如何啊、石敬塘如何如何啊、民族气节如何如何啊、祖宗土地如何如何啊一股脑全压上来了!产生这种看法的原因大概可以分成3种一是读死书读迂了二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第三就是别有用心了想找碴整人呢。
明朝这些大臣的迂腐有的时候真是让人难以理解。到后来农民起义愈演愈烈明军明显无力同时两面作战。尤其是崇祯14-15年间关内对李自成农民军的朱仙镇战役和关外对清军的松锦战役这两大主力会战几乎同时爆两个战场交战双方的兵力都很接近假如明军能把分散两线的军队集中起来投入任何一个战场无疑都能够取得胜利可是最终的结果是两场战役都以明军的惨败而告终。问题已经很清楚了明军败就败在两线作战上。因此那个时期几乎所有的历任兵部尚书都认为非同清和谈不成可这些“清流”们仍然是半点不肯松口。直到把主持和议的兵部尚书陈新甲活活逼死彻底断绝和谈才算满足结果如何大家都清楚。这已经不是“宁失千金不失寸土”了简直就成了“宁失天下不失寸土”。(宁战勿和战是方法问题和是立场问题其性质是大不相同的!)
他们倒是自食其果(当然啦其中也绝不乏鞑虏到了面前就立刻想通了的)可那么多的老百姓却为此白白付出了生命!遗憾的是这在中国的历史上绝不是一个孤立的例子那些不负责任只知夸夸其谈的清流哪朝哪代没有?偏偏他们还总是能迎合一些舆论弄个好名声即使受到了惩罚也可以显示出他“文死谏”的决心美名扬于天下。明朝时就有那么一些谏官最喜欢被廷杖因为杖过之后立刻就成了天下人望鲤鱼跳龙门了。骨头贱到了如此程度难怪朱温要把那些“清流”扔到黄河里让他们变成“浊流”才解恨呢。
袁崇焕对这些历史应该是很清楚的他知道自己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虽然可能还没有想到会葬身愚民之口)但他知道这对国家对民族和人民有利于是他不顾一切的这样做了。这才真正是把自己的利益(包括名誉)置之度外“我身属国已非我所有”这才是真正的英雄!相形之下那些只知道捞个精忠报国的主战派好名声的清流们是多么渺小。
这些结果我早就知道了所以对这些什么和谈根本就没抱有希望不过皇太极倒是很积极真不明白他脑子里想什么怎么就这么幼稚呢?于是局势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怪圈两边都在大谈议和可是又都在热火朝天的备战有点像解放前的国共合谈。对于袁崇焕这个人我十分佩服在这个时代能和努尔哈赤较量的或许只有袁崇焕了可惜两人宁远一战已成绝响一代枭雄就此陨落。有机会我真想见识见识他不过较量就没必要了除非给我飞机大炮否则千万不要让我在战场上见到他。
不管皇太极和袁崇焕这对冤家怎样折腾我都成天泡在杏林书院里做了几天美梦后逐渐开始恢复(美梦天天做是要伤害身体的)其实主要原因是阿巴亥的整容手术已经不能再拖了不光是阿巴亥在追我多尔衮也在追我他实在不放心阿巴亥继续留在我这里可他自己又不敢收留所以为免夜长梦多他更是一个劲的催促我这些道理我如何不知道阿巴亥可是个火药桶若是被现我还不被炸得粉身碎骨才怪。可是这里面实在有难度对于缝合切割这样的技术我如今早就完全掌握了现在最难控制的是无菌操作整形外科手术中无菌操作是一项必须严格执行的原则由于任何感染都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整形外科手术操作较为复杂手术时间较长手术野(手术范围和对象)不仅较广泛有时还涉及到两个以上的手术野因而创面暴露机会较多感染的机会也就增多。可是以目前的医疗水平要达到无菌操作实在太难现在我所有失败的病例几乎都是因为术后感染而死亡的如何改善这一切成了摆在我面前最大的障碍。
还有一点就是现在我进行试验的对象都是动物可是一到人尤其像阿巴亥这样身份敏感的人我心里不免有些紧张。为了解决无菌操作的问题我和吴能专门作了一个大的玻璃罩全当作无菌罩吧说是玻璃罩其实是将一块块小玻璃用木头棱镶嵌起来的可以勉强让一人站在里面手术操作。通风口用棉布和棉花封闭再弄一个人造的抽风机(这东西简单中国古代早就有了)从另一端抽气这样就造成了一种简单的无菌环境空气经抽风机虑过基本上排除了细菌内部再用酒精消毒。麻醉剂的问题也早就解决了抗菌药物也没问题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时间很快的划到了十月下旬在做好一切准备后无菌罩和一切手术器械及药品被送到了我的府邸理由是院判大人即将成婚以后不能成天的泡在书院所以这些东西要搬到大人府邸以便大人继续研究。于是整个书院的在私下的议论一方面是对我即将成为新郎的“憧憬”和期盼另外也是对我的这种敬业精神的“敬佩”。这些都不管他们了在拆了整整一堵墙后无菌罩被放置在我的书房正中央看着这个巨大的家伙我不禁有些骄傲站在那里踌躇满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