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新城(下)(1/2)
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建设一座新的沈阳城拔地而起房屋井然有序将沈阳分成各区西区是通往外界的重要通道主要驻扎军队我的平房式防守也在这里的得到了最深刻的体现错落有致军营几乎都是按照袁崇焕改良我的理念后构建的这里仅驻军就可以达到十万之数构成了沈阳最坚实的堡垒整个营房区宽度过数百米长度绵延数里。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营房都密密麻麻的紧挨在一起百米的宽度中间有一条数十米宽隔离带将营区分为东区和西区西区用来驻军防守而东区则是主要用来贮备军用物资并且作为战略纵深以备不时之需。
沈阳的北区直接面对辽阳、鞍山、本溪等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和钢铁66续续的从这些地方运抵沈阳没作为沈阳的重工业区这里将6续建立一系列的军工厂(这时的条件只能算是作坊);而东区作为商业区将主要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南区才是居民区沈阳城内的大部分居民将在这里居住。新城不但进行了职能上的规划也进行了排水排污设施的尝试各种明渠和暗渠在城内纵横交错如此一来将避免大规模聚居所带来的瘟疫和疾病的威胁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加强基础卫生设施的建设如上下水道的改进并且重视对垃圾的处理加上普遍进行杀虫和消毒使鼠疫这样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传染疾病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最后是城市的中心也就是从前的旧城这里还没有进行清理但是已经有无数人在进行设想他们将这里当作是皇城将这里当作是统治的中心然而在我心里早已经给这块地注明了新的含义教育区和行政区。我将会像平壤大学一样在这里建立整个中国北方最大的学校同时也将政府的职能部门迁入这里让他们有机的结合。
我不得不感谢努尔哈赤因为他数年前的杀戮为我扫清了道路由于整个东北文化的贫乏(文化人几乎被杀光了如今认识几个字的人在这里也算是了不得了)。使这里成了一片空白文化沙漠很容易让百姓接受我的“实用主义学说”更能让他们接受科学以及科学所带来的种种变革这也是我刚刚才想到归结我这些年所作的大概也只能概括成这样了想来少了读书人的聒噪百姓会更容易接受吧。
……
我端起茶碗慢慢的喝了一口今天我心情出奇的好所以决定从军营里走出来体察一下民情。整个城市还显得有些空旷可以说这时的沈阳除了西城的军营外各处更像是一个大的由数十个小村镇联合起来的群落人们总是聚居而住至于那些空地相信会由后来的移民填补。
“这位客官您是刚到咱们沈阳吧!”那开茶肆的老者客气的冲我问道这时我才注意到刚刚还挺热闹的茶肆此时就剩下我一个人了王明建一直站在我的身后手插在怀里十分警惕的注视着周围。
“是啊!我是做皮货生意的。”我回答道。
“那您来的可不是时候这时的皮货都是去年的旧货了好货色要到冬天才有不过您可以试试老山参这些山参都经过煮晒不怕日久据说在关内很好卖!其实您不用出关直接贩到朝鲜或许获利回更多而且一路上还安全。”那老者用抹布擦拭着桌子边擦边说道好像是很有经验。
“谢谢了老丈这么好的生意您怎么不做啊!”我笑着说道他说的贩到朝鲜我自然知道随着辽东的畅通我开始从这里收购山参到朝鲜加工因为山参是伟哥的重要成分之一。
“我老了好不容易盼上了好日子只想守着这个茶肆哪里也不想动了。”老者回答道。
“哦是么您老高寿啊!”我继续问道。
“五十四了!”那老者摆着手指道脸上的皱纹如同刀刻一样显然是经历了不少风霜。
老者十分健谈趁着这阵子没人天南地北的和我聊了起来从他的精神状态上腭哦很难相信这个老人先后的失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如今又把唯一小儿子送进了军营。
“老丈你就不怕小儿子也战死沙场么?”我不解的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