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灵台(1/2)
第二日,碧游宫中的水火童儿下得峰来,似在四处搜寻什么。旁人问他尽是不答。
第三日,就有人放出风声,说是这水火童子乃是寻的乃是千年寒玉,百年幽水,还伐了一株摩柯树。这些东西,明眼人一看便知,乃是制作灵台的材料。这就意味着,每逢初一,十五教主讲经论道之时,又有一人能坐于灵台之上,进入碧游宫中听讲了!
此事实在非同小可,能亲耳聆听圣人教化,无疑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最初能够入宫的,连九大弟子中也只能进六位,反倒是是外门的赵公明等人颇得教主的青眼,后来渐渐有人增补进入,但便是到此时,能入宫之听讲之人,也不过只得三五之数。
此时又有有心人联想到前日夜里那惊天动地的变化,所有人的目光,自然就都投射到了第八峰之上。而那乌云仙也并不讳言,含笑坦然说是自己亲弟申山君感悟天人之应,因此为教主所青眼,特许入宫听讲。
这个消息一传出,立即惹来议论无数,在此之前,只有大弟子多宝道人主掌的首峰之上,同有三人有这入宫听讲的资格,这种一家独大的态势被突然打破,其中牵扯出来的多种利益纠葛,地位纷争自是暗流涌动,难以尽述。
………………
听到这个消息的朱海不禁也有几分吃惊,他也未想到这万载青空竟是如此神奇,那粗鲁贪吃的黑大汉的实力也是如此高绝。
不过这惊讶也只是一闪即逝,朱海的注意力却主要放在了长耳师父的身上,这位师父平日里做的事情无非是挑水,烧火,扫地之类,只是因为生活在这仙家洞府而得长生。
常言道:福兮祸所倚,申山君服用了万载青空能脱胎换骨,但长耳师父能否经得住这灵药的药力,却实在令朱海颇有些担心,只是他暗中观察后,发觉师父素日里却也没有什么异状,若一定要说什么特别的,就是每日里精力变得旺盛了些,无论早晚扫地的时候更多了。于是一颗心便渐渐的放了下来,心道这样最好,若真弄出什么大动静来,岂不是自己又要多出无穷麻烦?
这一天,朱海正在屋子里尝试自行摸索调气培元的法子。
他并不介意将自己的实力增强一些,事实上,那日吸纳了绿萍真元后,在空中的飘逸感觉,此时还驻留于他的心间,难以散去。朱海本是天生元体,对五行之力的感悟与领略何止比旁人强过十倍,因此纵然摸索方向错误,也不会导致什么走火入魔道力崩泻的后果,最多最多就是头疼,胸闷上一会儿而已,只需要歇上片刻,又恢复到那一张白纸的状态了。
“霍”的一声,门帘猛然掀了开来。
朱海的双目虽然是闭着的,心里却很是惊讶,长耳师父素来都温和非常,绝不会有如此行径。
入屋那人紫膛脸,顾盼有威,赤颊方颧,似乎连随身的衣袂也如铁片般激荡着金风烈烈,连那扫视人的目光,也带了一股锐利的炽热。
他并没有动手掀帘。
厚旧的竹片帘子像是给激荡起来的。
他大步而入,
后面跟了两个道人,眉目清奇,背负着两口鞘与柄都是异常古旧的长刀,虽未出鞘,却已是睥睨天下,这两人无论气度,身形,都绝不在那玄真之下,但此时却持手谨立在大汉身后,目光低垂,神情也充满了崇敬,应是他的门人子弟。
-------尽管是在这样一间低矮的小屋里,当先那大汉的气势依然豪壮,与其说他似一位修真之人,还不如说他是一位手掌千军万马的大将军!
他的目光上下打量着朱海,所过之处,朱海裸露在外的肌肤竟有一种遭到用力揩抹的**辣感觉!好一会儿这人才微微的“咦”了一声,目光里流露出一丝失望,显然在朱海的身上没有寻到预计中的东西。
“我是乌云。”大汉很平淡的道。只是这两个字,在这东昆仑上,用如雷贯耳来形容只怕也有些委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