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罪与罚(2/2)
“你胡说!”黄明大概因为心情激荡的缘故,连本来已经止住了血的断臂创处,也复涌出了大量鲜血!
“我有没有胡说,一问便知。”朱海悠然道。“本侯到这军营当中只有四五个时辰,便是想要收买人也难,数万只眼睛亲眼目睹事情经过,难道我还能混淆黑白?”
吴谦听了,眼前一黑,他此时已经知道,面前这少年不仅身份尊贵,更是无论心机,城府都是一流人物,他既敢这么说,那么定然有着十足的把握!这么说来,想要报两位兄弟的仇,竟然是无望了?
朱海却接着有些悲悯的道:
“其实我实在有些不明白,为什么你们总是要苦苦相逼?龙环和周纪二位将军在此之前根本就与我素不相识,为何我持了圣旨前来调兵,还总是左右推搪?黄将军,吴将军,本侯究竟何错有之?难道一定要束手待毙任人宰割,才能了却你等的心愿?”
吴谦怒吼道:
“我等与你在此之前无怨无仇!就算是对你为难了些,就要惹得你下此毒手?”
朱海眼中精光一闪道:
“既然我与你等无怨无仇,那为何要为难于我?尔等不为难于我,又怎会生出如此多的风波?“
黄明吴谦顿时语塞。张桂芳也渐渐的听了个明白,然而他除了叹息之外,却发觉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什么事情都不能做!
这时候他才发现,眼前的这位三殿下,就仿佛是一条睚眦必报的蛇,平日里懒洋洋的蜷缩身躯,盘在窝巢之中,但谁若是敢招惹上他,那么就得冒被疯狂反噬的代价!整个大商从比干到王子,从大臣到将军,竟无一例外!
这件事很快就被沸沸扬扬的哄传了开来,死者就代表弱者,至少在大多数的人的心中,弱者是值得同情的,于是一干大臣群情蜂拥,以上大夫(中央政治局委员)梅伯为首的二十七名大臣联名上本,要求彻查此事,约有三分之二的大臣纷纷提出了或者善意,或者恶意的“清议”,一时间朝野上下,群情汹涌,尽是呐喊叫屈之声。
值得一提的是,费仲等少数人,却保持了沉默。
置身于旋涡中心的三殿下,却是出奇的平静,他每日里除了忙着从血战后残余下来的甲士里挑选表现最佳,杀人最多的,却是什么事情也不做,连上本自辨的表面工夫也省了,纵有余暇,也只是卧在躺椅上,看看天上云卷云舒,仿佛又回到了东昆仑上远离尘世的岁月。
给朱海以充足信心的,却是匆匆赶来的飞廉。不能不说,官场上看似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但飞廉这种人却是迅速的寻觅到其根源以及本质,从而如抽丝剥茧也似的推定出政局的走势。
“主上且宽心,定然无事。”这是飞廉见到朱海以后说的第一句话。“且不说主上已经先发制人的占住了上风,就冲着武成王被明升暗降这点,王上也是只会赏赐不会加责的。”
朱海也是一点就透之人,立即明白了过来。这支军队以飞虎为名,显然是黄飞虎的嫡系,纵然他在站错队伍后,立即献妹为妃,但还是被明升暗降,困居京城。而这支战力强悍,主要骨干将领都是他旧部的飞虎军,自然就成了纣王心中的一根刺。否则也不可能调张桂芳手中的城卫军前来与之混合,其中自然是隐含了监视控制的意味。
而如今朱海先斩龙环,周纪,再引发两军内讧,无疑是对将黄飞虎手中的力量进行大幅度的缩水,这正是纣王一直想做而不便做的事!因此无论臣下怎么闹腾抱怨,纣王的心意畅快那是一定的,即使碍于清议不能直接褒奖,但也定是明惩暗赏。
很快的,纣王的圣旨就坐实了飞廉的判断,最开始自然是严厉异常的痛责一番,只是说到最后的处置时候,却仅仅将朱海的侯位降了一级,却“允其加募两千人。”也就是说,现在纣王给朱海的领军权限,就是整整的五千精锐--------这些人自然是要从飞虎军中扣离出去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武成王手下的实力,依然没有削减到一个令纣王满意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