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革新设想(上)(2/2)
虽然地府很多非古物可以用法术改变形态,比如各大殿的布置等等。多事修行者没能留下电子产品,但也算给“改变形态”提供了一些参照物。不过这类参照物在地府官员中并未能引起他们丝毫兴趣,他们更喜欢或习惯于自己最初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物件!就像我们经过了多个大殿,案几上看到的最多的还是纸墨笔砚一样!
而不同于非古物,古物定性定形,不仅能力卓越、权威不可替代,而且年代久远,据说与地府天地同寿。至今很多仍未被清楚现,更不用说功能上完全参透、进一步开甚至掌控。(包王说着,有意无意扫了眼自己手头的那本册簿!我心里一动,对那册簿宝贝与古物之间的关系有了点了悟。一个能记录灵魂,追索灵魂在各世生灵内所经历的,还有列举善业恶业供裁决审判等等的册簿,哪里会只是一般的宝物啊……)
其实多事修行者的思路也有可取处,毕竟四个交叉世界已经能够互通有无。但有各界环境限制了其他界物件、生灵等的适应可能性在先,地府在四界的特殊性、重要性在后,受限而不能互通的也包括各界、主要是地府的管理模式!
不客气地说,只要这四个交叉世界的状态不变,天地不变,自然**则不变,灵魂核心就不会改变!地府的重要地位和专有职能便不可能改变!而地府这样紧随世界运作的一界,又怎么可能是生灵可以参与到运作规则中的!无数年因自身特殊性而沿袭下来的地府复杂、特有的传统管理模式、各类职位等等,完全不具有像其他界比如人间那样随时间显著改变的可能性,革新一事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但是,道理和事实都摆在这里,偏偏就有生灵出于各种原因,打着革新的旗号要对地府搞名堂!
当然,这其中与生灵修行者这个群体的组成结构的巨大变化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是主要成因之一!随着时间推移,四界生灵不断生改变,修行者一代一代逐渐延长了时间层次!很多几千年前的修行者与同一民族新近修行者相遇时,言谈、文字、行为轻则相差甚远,重则出现过误会到彼此大打出手,不死不休的状况。
原本就已经不了解什么灵魂核心、地府职能的千年前修行者们,在教导后来的修行者过程中,不知不觉渐渐歪曲甚至流失了仅有的那些对四个交叉世界、灵魂等方面的古认识和戒训。于是一代代后期的修行者在缺乏古认识的基础上,对看V.^请到四界了解越有限(甚至在有些修行者中,会把灵魂看作是生灵的附属品),对四界的旧有特征和状况越轻视,对各界的管理模式越敢于置疑……(我摸摸头盔,想起人间越来越流行的“逆天”之说,还有什么诸如“自主命运”之类的,仿佛看到了坐在井底的并非那只青蛙,而是众多寻常的一世生灵,包括人类,包括一些新进的修行者们……不过,在听了包王一系列的讲解后,我也有了这样的小领悟:量力才行固然好,但是大有想法又何尝不是一世生灵的生存乐趣呢?)
于是乎,革新的设想自千年前开始,不间断的被提向地府,终于到这个时代,因得到来自内外两重的极大推行助力,而打破地府历来的各层阻力得以试行开展!(包王说到这里又开始不停摇头,也不知是因为革新设想极为不妥,还是为地府阻止不力深觉遗憾?我听到这里,隐约觉得即便革新设想能够进入地府开展,可凭地府自身,按包王有过的介绍,怎么可能任由外界干扰的呢?它自己那一套维护秩序、保持环境的法则也没丢啊!就像包王说过的,一界地府确实不该是能凭生灵之力来指手画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