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翻云覆月 > 十二道金牌
    十二道金牌

    飞带了岳云和手下偏将去视察沟壑堤防。

    一位老汉汗流浃背的挖地。

    岳飞忙过去搀扶说:“老人家这活辛苦怎么能劳动你。”

    老人耳背却大声嚷:“元帅别看老汉耳背老汉有把气力。这些后生没经验还是老汉来指导他们挖吧。多挖一段就能多打些金狗早日把大宋失地夺回来。盼星星盼月亮总算要等回这天了岳元帅破了金兵你可要请老汉喝酒。”

    “一定一定!”岳飞说激动得声音哽咽。

    “爷爷孙儿和二弟挑了三担土了。”一个六岁的孩子过来光着屁股可爱的样子一脸的泥就看了黑溜溜的大眼睛。岳飞俯身抱起孩子问:“多大了?”

    “六岁。”孩子说。

    “快下来脏得土猴一样别脏了元帅的衣服。”

    “不妨我儿子小时候也爱玩土一身土猴一样往我身上蹭。”

    岳云笑了那时候爹爹就会同他逗笑装做要打他的样子然后父子逗闹。直到他大了父亲才板起了脸拿出当老子的架势来。

    岳飞在接到诏书后上书高宗称金国兵心已经瓦解可一战而定这样的时机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来。他建议高宗不要撤军。

    然而上书还没有到高宗手中宋高宗却连降十二道金牌诏岳飞回临安述职。让大军班师回鄂州。

    岳飞地心里想来是苦闷的。特别是百姓拦住岳飞的战马说:“我等戴香盆、运粮草以迎官军金人悉知之。相公去我辈无类矣。”岳飞悲泣着拿出诏书说:“我不能擅留。”

    当时的形势是岳飞孤军深入。他在出兵的时候就忧虑后方接应不上。中路军马能够接应岳飞的军队只有两支一个统帅是张俊;另一个就是刘錡。张俊本身就是个胆小畏战的人而刘錡在顺昌一战成名也无远图之志。

    我无法知道岳飞当时的想法但是从形势而论。只要岳飞保存实力日后或者还有恢复的可能。在撤兵地路上岳飞问手下诸将:“天下事竟如何耳!”

    张宪的话还是很明白的以岳飞当时兵威之盛民心归附无论做什么都有必成的把握。从形势来看。当时能够抗击金兵的或许还有韩世忠、吴磷等将领但是这些将领守则有余攻则不足。如果朝廷有疑心而让这些猛将去攻打岳飞的话金兵入寇则南朝半壁江山也将不保。

    或许岳飞的心中已经做好打算最好还有东山再起地时候。最坏辞官不做还有其它将领可以抵御金兵。

    也许这是我能猜测的岳飞迫不得已的苦衷——还是以百姓和社稷为先。

    事实上高宗在接到岳飞抗拒班师的第一道表章后有些回心转意又下诏告诉岳飞不必回到临安而在京西根据敌人动向便宜行事。

    在岳飞的人生经历中被撤职和主动辞职的事情以前都生过。后来不也东山再起了么?

    事实上岳飞并不象我们通常印象中的一回到临安就立即被下狱处死。

    他在绍兴十年回临安任枢密副使。绍兴十一年再次领兵出征。宋高宗还下诏褒奖他说“国而忘身谁如卿者?”

    岳飞回到鄂州署衙登黄鹤楼这是道家仙人王子安跨鹤白日飞升地地方。唐朝诗人李白、崔颢多有吟咏。

    岳飞对着浩浩汤汤的长江遥想当年金兵尚未入寇时。宋朝百姓安居乐业的富庶生活。而今士兵亡于刀剑之下。百姓死于沟壑之中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提劲旅。渡黄河恢复旧日疆土然后便归来辞官修道直到跨鹤飞升。朝廷权贵猜忌大将无非是因为贪恋权势他们又怎知岳飞的高远志向!

    在这里岳飞写下了另一《满江红》——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蹄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风波亭上千古奇冤。至今仍有人认为岳飞是“愚忠”这个千古以来武将中最伟大的武圣人功名利禄视如敝忠心为国仁民爱物心怀修佛修道之志一个“愚忠”的结论岂不是太浅薄和悖谬了吗?

    清泠泠的月色岳云看到父亲在月下独酌忽然自己起身弄影舞起剑来。

    那寒光缠身如银龙一般箭法娴熟。就听父亲放缓剑边舞边低沉了声音吟诵:“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忽然收住剑戳地不语端起一碗酒仰头灌下。

    岳云心里一沉说不住的心疼走近父亲父亲红丝满眼对他摇摇手:“为父没事你去吧。”

    岳云不忍又不知道如何劝阻父亲地失落。

    十年之功大军已经迫近金兵收复河山在此一举若是贻误战机怕卷土重来谈何容易?

    而皇帝不知道是抱了何想法

    决定撤军一意孤行。

    “云儿去歇了吧。你明天还是去追上你师父。”

    “父亲!”岳云有些嗔怪说过了不同师父走父亲如何又改了主意。

    “岳云不怕死。就是天上真再掉下巨石砸了云儿云儿也不怕。爹爹莫要担心。”

    “云儿你给为父当儿子这二十多年出去这身血肉和一身傲骨为父自问没给你什么为父亏欠你地很多。或许为父生你太早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去做爹爹。云儿~~每.心里也是翻江倒海云儿~你必须走这后面有了预感。你及早去田间归隐怕圣上若是一意议和定会散了岳家军。”

    “父亲!”岳云心疼。苦心经营多年的军队一支收复河山的劲旅就要被轻易的颠覆。没能毁在敌人铁骑下没能热血洒在抗金沙场却要毁在自己人手中。

    “天意如此吧。”岳飞说:“为父刚才小睡做了一梦梦到两只狗在对叫打得很凶。为父一醒就觉得不妙明天去庙里请教一下沥泉大师。”

    岳云点点头下去后独自在庭院徘徊望月他想到月儿月儿应该在官家赵构身边她或许应该知道些内情。为什么官家赵构忽然改了主张为什么忽然要召回各路军马逼岳家军班师回朝。撤离抗金前线。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著不能食(更新最快)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的《行路难》难不成真是此刻父亲地心境写照。岳云叹息回营。

    早晨起床去父亲房中父亲已经不在屋里。桌案上一幅龙飞凤舞地字。是新填地一阙词《小重山》。岳云知道爹爹骨子里是个风雅地儒士单这笔字就是出神入化地功力不凡。若不是遭逢乱世不得已要戎马军中。怕爹爹不是归隐田园做陶公。就是在朝堂为文臣效命。岳云提起那幅字。读着那阙词“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是呀如今又有谁明白父亲和岳家军报国之心呢?

    李若虚和黄纵都捻了胡须仔细思忖此事。

    “大哥别管那狗皇帝打吧先打去黄龙府把二圣救出来再说。那时候皇帝还朝或许就恕了我们把那小皇帝赵构轰下来。”

    “牛皋!放肆”岳飞呵斥。

    “老牛你这主意不好这是欺君抗旨。再说不撤军如何?朝廷已经撤了诸路大军韩世忠都撤了岳家军孤军奋战陷敌不是长久之计。”黄纵说。

    “那我们自己打!”牛皋不服。

    王贵沉吟片刻说:“自己打没粮草钱饷怎么办?没后援补给。”

    “跟百姓筹措粮饷百姓是支持岳家军的。”

    “百姓?百姓是支持光复失地的岳家军若知道岳家军是同钟相杨幺一样的逆贼还能支持吗?”

    “李若虚你胡说什么!”牛皋大叫。

    于鹏军师叹气说:“若虚说的极是正是于鹏要说的。若是抗命就更让朝廷疑心。如今官家是怕岳家军拿了河洛地区拥兵自重同朝廷分庭抗礼。当年苗刘兵变不就是大帅掌了兵权肆意逼宫怕官家已有此顾虑。”

    “那还是要帮官家打消这顾虑。”黄纵说:“岳元帅本不是这样地人怕官家多虑或是有小人谗言。”

    “一定是那丞相秦桧小人谄媚我看他就讨厌。”牛皋大嚷。

    岳云在一旁不语他都没想到这些后果难怪父亲忧心忡忡。

    “当年钟相杨幺包括戚方都是打了为民请命抗金的旗号自成体系但是都因为无粮内患就要扰民之后又被朝廷以逆军讨伐不得其志落草为寇。中国数年讲忠义名不正言不顺失道寡助。”

    “于牛鼻子你别妖言惑众。”牛皋说“老牛不信岳大哥的为人磊落。”

    “磊落?磊落为何抗旨不尊为何私自驻兵不回江南是不是想学刘豫自立为王颠覆宋室?”

    一时间众人神色黯然。

    “岳飞回朝不仅回朝岳飞亲自去面圣陈情。怕是岳飞不带一兵一卒去见他官家总会相信岳飞的忠心无他。”

    “看来这是个好主意。”于鹏和李若虚都赞许说。

    众人散去李若虚劝岳飞说:“也难怪官家生疑鹏举的脾气也是太傲了些。前番在庐山守孝拒不尊旨若虚就曾提醒元帅。君臣生疑怕不是一只巴掌能拍响鹏举说呢?”

    岳云见父亲点头。

    李若虚走后岳云伺候父亲铺床父亲看了他说:“云儿你去歇了吧不劳你来伺候为父。”

    “这还不是儿子应该应份的。”岳云说。

    岳飞忽然问岳云:“那次你惹了事自己独自送上门来你没跑为什么?不怕爹打死你。”

    “云儿想爹爹会狠打但只有如此才能表明云儿的心迹。云儿什么都没多想云儿凭爹爹落。对错且两说只是不必为此生了嫌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