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欲扬明 > 第六十章 困守孤城

第六十章 困守孤城(2/2)

目录
好书推荐: 异世之古武圣皇 桓侯再生 中华仙魔录 苏联英雄 风流三国 莫问天 网游之死亡游戏 水浒修神 笑笑江湖 天马行空之萧峰后传

“职部已经如此训示全军了,”说完之后,宋子端挥手命守军各安其位,随即问道:“今日城南战况如何,”

俞大猷紧走几步,避开了兵士,然后才低声说:“情势堪忧啊,前些日子敌军连番攻击,大致已判断出城南由南直隶锦衣卫分兵把守,战力不强,今日就出动了万人从南边主攻,并在东西两面分别派出数千人佯攻,意图牵制我军,南直隶锦衣卫力不可支,几有溃散之势,幸有岳大人等几位大人率民众奋力杀敌,我也带着中军亲卫至城南增援,并将一名作战不力,还有鼓惑兵士哗变投敌之嫌的经历即时正法,这才止住了败势,”

月光下,俞大猷的表情并不显得颓丧,声音也很平和,仿佛在述说着一件平常之事,但宋子端却分明地看见,说话的时候,俞大猷的眉头深锁,目光一直忧郁地凝望着深邃的夜空,同时,宋子端虽然未曾亲身经历白天的战斗,但以他的久经沙场,完全能够想象那场恶战的艰苦与惨烈,不禁沉默了下來,过了片刻,才感慨地说:“军门又亲冒矢石,一线临敌了……”

说完之后,宋子端才意识到自己这句话不但有阿谀奉承之嫌,更说得毫无意义,,自率军南下以來,哪次战斗俞大猷未曾“亲冒矢石,一线临敌”,也正因如此,自己麾下的山东备倭军和那些此前从未上过战场的漕军将士们才会如此敬重如此钦佩俞大猷,全军号令森严,战力也陡然增强了许多……

俞大猷平淡地说:“将有必死之心,士无偷生之念,身奉王命,我俞大猷安敢人后,”

宋子端说:“大明军规,临战退缩者立斩,我在德胜门外和河南的老钱也这么干过,不过,那些南直隶锦衣卫一向自视天子近卫,你斩了他们的经历官,他们可会服你,”

“这个倒不必过虑,”俞大猷说:“事态紧急,如此处置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况且斩首一事是他们的镇抚洪将军和岳大人一力主之,我并未多加置喙,”

宋子端说:“洪将军也是武将出身,自然深知军令如山的道理,难得的是岳大人一介文官也能如此杀伐果断,倒是一位文武全才……”说到这里,他突然“扑哧”笑了一声:“就是人忒迂腐了一点,当日决议回师浙江之时,他那声泪俱下的模样,一想起來仍令人好笑……”

俞大猷摇摇头,说:“且不能这么说,岳大人乃圣人门徒,两榜进士,不屑与商贾贩夫之流來往也在情理之中,要怪,只能怪我不能谨遵圣谕,坚持己见……”他长叹一声:“一念之差,不但有辱圣望,更累及全军陷入困守孤城之境地,几有丧师败亡之虞,我万死难辞其咎,”

宋子端忙安慰他说:“这怎能是军门一人之过,说起來回师浙江之议,职部也不甚赞同,故在帅帐之中一言不发,累及军门孤立无援,若非我首鼠两端,军门有圣谕在手,怎能无法说服那些迂腐文官,”接着,他又自嘲似的一笑:“或许我们还真是拿那些迂腐文官沒有办法,旁人倒也罢了,岳大人可是宁可身受廷杖也敢批龙鳞的铮铮铁臣,他若倔起來,九头牛都拉不回來,都道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如今的世道竟全反了过來,那些个文官个个引经据典义正词严,倒是你我无话可说了,或许有河南的老钱在,劈头盖脸骂他一顿,只怕还好些,”

见他话语之中涉及国朝最敏感的文武争端,俞大猷忙将话題岔开,说:“其实不说是你老宋,便是我,一想到堂堂朝廷官军竟要靠海商救援,心里也是老大不痛快……”他摆了摆手:“算了,事已至此,如今再说这些也都无济于事,还是安心守城吧,我等奉敕讨逆,上合天意,下顺民心,皇上也必不会弃我而不救的……”

兴许是俞大猷恰恰说中了内心深处的希冀,宋子端热烈地应道:“那是,就凭江南这帮乱臣贼子和他们手下的那帮废物,还能抵挡堂堂王师,哎,老俞,你说,如今戚老弟和老钱他们在做什么,”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