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欲扬明 > 正文 第十章 因势利导

正文 第十章 因势利导(2/2)

目录
好书推荐: 异世之古武圣皇 桓侯再生 中华仙魔录 苏联英雄 风流三国 莫问天 网游之死亡游戏 水浒修神 笑笑江湖 天马行空之萧峰后传

朱厚熜点头赞道:“有你马阁老在,前些年那样的难关都渡过了,眼下这些难事,朕也不担心。不过,让你马阁老和户部过分作难,东挪西凑地过日子,朕也于心不忍。前些日子,肃卿在扬州巡视政务,提出了一个新思路,朕觉得尚有可取之处,本想到了南京之后再好好与你商议,眼下夏阁老、严阁老都在,西洋局势又是万分紧张,也就不必等到南京了。肃卿,你把募集民股创办兴业银行的想法给各位阁老汇报汇报。”

高拱先是一怔,随即立刻明白过来,不禁在心中慨叹:皇上真是善于因势利导,虑事行事滴水不漏啊!

原来,朱厚熜此前曾和高拱、张居正君臣三人反复商议,认为不大可能让马宪成赞同开办兴业银行的主张,若是事先没有跟他沟通好就把议案提出来,这位倔强强项的阁老尚书顶起牛来,就很被动了。因此,朱厚熜将夏言召到仪征见驾,一大用意就是让他说服马宪成;方才高拱奏报巡视苏松扬三府之事,也有意对此避而不谈。不过,既然东南亚那边要用兵,军费开支势必激增,千斤重担压在他马宪成的头上,未必他还会斤斤计较于银行每年的收益没有收归国库,而是被商贾贩夫之流分润了去不成?即便他还是固执己见,内阁的当家人严嵩和坐镇江南的夏言也不会答应!

听到高拱详细陈奏了创办兴业银行的初衷、设想,以及在两淮盐商中募集八百万两白银做股本的始末之后,在场诸位大臣心中顿时起了波澜。

因为议之人是自己的得意门生高拱,自己身为座主,无论心里是否同意,夏言都不可能当着严嵩的面率先反对;但是,他仍在心中对高拱甚为不满:慷慨任事固然不错,筹措钱粮帮助朝廷赈灾抚民的初衷也不能说便是不对;但是,这么大的事情,未经廷议,也没有事先跟主管财政的马阁老通气,便付诸实施,在两淮盐商中募集什么“股份”,实在很不妥当!看来肃卿持才傲物的性情非但没有改过,更因为这些年仕途一帆风顺,年纪轻轻就位列机枢密勿之地,而越地变本加厉了!得便处该敲打敲打他,让他明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

内阁辅严嵩固然也同样对高拱的擅自决断大为不满;但是,今日上龙舟面君,他现闭关清修这么多天的皇上竟然晒黑了许多,心中顿起疑云,到了此刻,这个疑问渐渐有了答案。不过,由于妄测圣意非人臣所敢为,他立刻就在心中摒弃了那样大胆的猜测,仍低着头,装作沉思一般地拈须不语。

内阁辅严嵩和资政夏言可以装糊涂不抢先表态,身为内阁分管财政的阁员、户部尚书马宪成就无法回避这个问题了——诚如朱厚熜所料想的那样,他确实不愿意让两淮盐商在朝廷的锅里分润。但是,皇上提出的那么多大事难事都需要户部掏银子,西洋战事一起,货殖西番诸国的榷税收入也势必会大大减少,一出一入,他一时真不知道今明两年乃至后年的日子该怎么过了。且不说创办兴业银行给农夫商户低息贷款,朝廷就能省去一大笔赈灾抚民、恢复生产的开销;单是有两淮盐商认购兴业银行股份的那八百万两银子的活钱放在手上,兴许可以顺利地熬过这几年的苦日子。因此,他斟酌再三,终究还是没有提出异议。</dd>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