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桓侯再生 >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上)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上)(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中华仙魔录 苏联英雄 风流三国 莫问天 网游之死亡游戏 水浒修神 笑笑江湖 天马行空之萧峰后传 至尊图腾 九天记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阳春三月整饬荒芜号令农耕本该是一年中最为繁忙的时节。

春播秋收张罗着为耕种的田地洒下种子这是百姓一年的希望所在。

然而在徐州百姓们为谋得生计却不得不放弃世代居住的家园田地。在自己的故土他们暂时已看不出任何生存的希望。南下扬州已是目下惟一可行的谋生之路。

成千上万的彭城郡百姓开始缓缓向南面迁徙。庞大的队伍如同一条巨龙蜿蜒前行。

百姓们面上的表情很是复杂既有离乡背井的哀伤、痛惜但却又隐隐浮现着一丝丝的期冀————荆、扬两州自归入刘备治下以来年景出乎意料地好连续数年都风调雨顺大获丰收再加上税赋较低两州的百姓生活可谓极其殷实。在大汉其余诸州百姓的眼中荆、扬几乎已成了一片世外桃源。即使在去年天降巨灾、中原数十万百姓身死的情况下荆、扬两州也是损失寥寥(这里指人口。钱粮的损失还是比较严重的)

而对于荆、扬之主刘皇叔徐州百姓其实也不陌生。年岁稍大的百姓常常感叹刘皇叔执掌徐州的那段时间正是徐州数十年来最为安逸清明的时期。

如今家园虽然被毁但迁移到扬州或许将是今后生活的一个重大转机。

正是在这种想法的影响下关羽的迁民令初一公布就有数万百姓默默地响应配合着扬州军士的调度安排开始举家南迁。

一路上扬州军士设置了无数赈济的粥棚为南下的百姓提供三餐温饱。

有了先例后。附从南迁的百姓变得越来越多。但同时一股暗流也开始涌现…………

彭城吕县主亭。

数百乡民愁眉苦脸地聚在一处议论纷纷。

“万家老三一家五口也跟着人家南下了……”一名面黄肌瘦、衣衫破旧地中年男子表情挣扎地说道“要不咱们大家也跟上去吧。到了扬州日子也许能好过些……”

“还有什么地方能比咱们这里的日子更差?”一名同样饥瘦的青年急切地说道。”连草根树皮都吃光了还怎么活下去?那杀千刀的‘高老鼠’把我们的粮食全都抢走了这混蛋就该断子绝孙!”

青年口中的“高老鼠”指的是彭城太守高柔因其在去年大灾之后强行搜取百姓家中存粮其后又不组织赈济令彭城之地饿殍遍地故而被愤慨至极的百姓痛斥为“鼠”

周围不少人出声附和。

“听说荆州和扬州连续很多年丰收粮食多地谷仓都放不下有很多粮食都被拿来喂牲口。”一名相貌普通的乡民突然愤愤说道。”他们有那么多粮食。怎么不多拿出一些来。难道我们徐州人就不是人就他们扬州人是人?”

“是啊!”另一人接口说道“他们如果肯多给点粮食。我们哪里还需要丢掉房子和田地到扬州去逃荒?什么刘皇叔他跟‘高老鼠’一样都不拿咱们当人。你们要逃荒就逃我不走死也要死在家里!”

听了这话许多原本已动心准备南迁的乡民又产生了动摇一个个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拿不定注意了。毕竟。远离故土奔走他乡确实不是一个容易作出的决定。

“他们不让咱们活咱们就跟他们拼了!”那名相貌普通的乡民咬牙切齿地说道“他们不给粮食我们自己去抢。反正都是死就算抢粮时被打死也好过饿死。我要去抢粮食你们去不去?”

不愿离乡背井地逃荒是一回事抢粮食却又是另外一回事。要抢粮食。就肯定得跟那些当兵得生冲突甚至还会死上很多人。

一想到这里大部分人犹豫了。

见其他人反应平平那名主张抢粮的乡民一脸哀其不幸、恨其不争的表情高声说道:“你们不敢我自己去。我要抢回粮食让爹娘孩子吃个饱!”

一甩头这人便要离开。

“我也去!”

“算上我……”

几名年纪较轻的乡民受不住激大步出列跟了上去。

“好!”先前那人转过头振奋地说道“还有谁跟我一起去?”

一阵轻微的躁动后又有不少人心有所动准备跟上去。

“胡闹!”一名苍老的声音突然响起。

聚集地人群自动分开了一条道路一个十五、六岁地少年扶着一位年逾六旬的老者走了进来。

“爹您怎么过来了?”一名中年乡民忙上前扶住老者担心地问道。

“我不过来你们就要去胡闹送死了!”身体单薄的老者将右手地木枝重重地朝地面击打了两下怒冲冲地说道“高老鼠抢咱们的粮食刘皇叔开粥棚舍粮救济咱们。好人坏人你们还分得清吗?”

老者是一位退任的里正职位虽然低微但在四乡八里威信很高。

“那些稀粥够谁吃啊?”主张抢粮的乡民不服地说道“刘皇叔有那么多粮食怎么不多给点咱们。他分明不拿咱们当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