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1/2)
封推期间最后一解!
建安六年六月十四日从一早起天空便是灰蒙蒙的虽然不见那灼热的骄阳但空气中却隐藏着一种异样的闷热。柴桑城中百姓的心情也一如天空般阴沉战争的阴云挥之不去地影响着每一个人。吴郡反了!荆州的刘表竟然也出动“3o万”大军杀向江东!新一代江东之主——年轻的孙权究竟能不能一如乃父乃兄那般勇武善战?能不能安内御外?能不能守卫住江东?
这些疑问谁也无法解答!城中的百姓们所能做的也只有——祈祷!祈祷战火不要烧到柴桑来否则又难免要生灵涂炭、流离失所!
柴桑郡守府中不时有大大小小的官吏、将校进进出出府中的气氛也显得相当压抑。议事厅中孙权正与张昭、孙静、孙翊、鲁肃等一众留守柴桑的将、官商议愈显得危急的战事。
“子敬刘表老贼的两路军马又进到哪里了?”孙权掩饰住心中的忧烦不安强自镇静地沉声问道。
“禀主公!两路敌军中荆南路的蒯越军进攻度稍快一些。据适才新接到的战报蒯越军于昨日强攻通城得手通城守将宋谦被荆州军一名老将击成重伤目前残军已退守崇阳程都督(程普)已命韩当、陈武二将提军前往崇阳协助防守!”鲁肃目光炯炯眼中充溢着无比的坚定显得非常从容自若地说道。
“希望韩义公能阻挡荆南刘表军一阵子!子敬江夏方面又有什么新战况吗?”张昭轻捋颔下清须略有些担忧地说道。
“江夏方面暂时无碍!水上蒋钦水军昨日再与荆州黄祖水军接战获小胜共击沉缴获敌军斗舰两艘、蒙冲七艘我军折损四艘蒙冲。6上程督亲自统军将蔡瑁军阻击于黄石一带两军基本已成僵持状。但是……”鲁肃略一犹豫接着说道:“荆州军兵力两倍于我军若是继续消耗下去恐怕程督也未必能坚持得了多久!”
“恩~~!”孙权点了点头不动声色地微叹了一口气随即又问道:“公谨那里可有消息传来?”
“启禀主公还没有收到周督的信报!不过周督已向主公奏明了原由——此次奔袭吴郡贵在神需得击叛贼一个措手不及也惟有如此才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平定叛乱。故而周督可能并无时间遣人前来回报还请主公体谅!”
听得鲁肃的解释孙翊面现不豫之色冷冷地说道:“此时此刻明明是刘表老贼的威胁更大他一个大都督不去抵御外贼偏偏要去讨剿那些不值一提的叛贼真是分不清轻重!盛宪那伙叛贼二哥若是给我5ooo军我也可一举擒杀!”
“主公吴郡与会稽两地土地肥沃、物产极丰若为叛贼所据稍过时日则小疾必成大患。而且这两郡处我军腹地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不能在短时间内平叛复地势必引起其他四郡百姓恐慌届时若再有心怀叵测之徒效盛宪谋叛则必然动摇主公根本故而平叛之事是宜不宜迟!惟有以最快度平定吴郡、安抚会稽稳定后方根基之后我军才可以全力迎击刘表军周督亲讨吴郡正出此因!”鲁肃深知经过前次谣言风波之后孙权对周瑜已生些许芥蒂若不能解释清楚只会使得疑忌加深。
“主公周公谨先平吴郡之举昭亦甚为赞同。所谓内不宁则外不足以御敌辱也。”张昭颔肃声说道。
“恩~~我亦深明此理!”孙权略一沉吟后微微点头说道:“但如今荆州军来势汹汹若是公谨不能及时平叛回援程老将军我担心……”
“主公不必担忧盛宪一介清流文士不通兵事军略更无统军才能况且其骤然反叛民心未服军心更是难定。以肃之见周督此番急袭吴郡当在这几日之内便会有捷报传来!”鲁肃和声安慰孙权道。
“恩!如今我江东危局能否得解已尽系于公谨之身了只望他能够早日从吴郡凯旋!”孙权似乎稍宽了些心凝声说道。
“但是主公……比之刘表与盛宪肃心中其实更为担忧寿春的刘备!”
“子敬是认为刘备也会乘此机会进犯于我?”孙权微拧眉头沉声说道。
“不错!刘备对江东早暗怀不轨之心此次我军遭逢前所未有之危机以刘备枭雄之姿当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鲁肃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或许此时……庐江已遭刘备军所犯!庐江城中兵力有限而主公这边又无援军可以接应若伯阳将军(孙贲孙权堂兄)和君理将军(朱治字君理)能据城池死守或可保庐江无碍。但恐他们会被刘备军诱出城池迎战若如此则庐江必危!”
“伯阳将军年轻气盛若被刘备军所激确是有可能出城接战只能希望朱君理能够好生提醒。”张昭面现忧色地说道。
“张公子敬!不若派人急赴庐江严令伯阳不得出城迎战你们以为这样可好?”孙权思索片刻后沉声说道。
“也惟有如此了!主公此事需得行迟恐不及!”张昭点头说道。
“好!子敬你派人从水路赶往庐江…………”
………………………………………………………
建安六年六月十五日巳时
庐江城城守府
“什么?又有大片稻田被刘备军给抢割了?”江东军偏将军、庐江太守孙贲面色铁青声色俱厉地怒喝道。
这三、四天来孙贲的心中实在窝火的不行。眼见稻米成熟之日已经临近孙贲原本早已打算收获了这批新粮之后除了自留的那一部分之外再将其余的粮草极运往江东以备军用。但不曾想即将成熟的粮食还没轮到己方来收割“无耻”的刘备军竟然先动起了手来——利用夜晚做掩护来偷割稻米。一连几天下来已经有上千亩粮田被收割一空。更可恨的是这些“胆大包天”的刘备军竟然一天都不拉每天晚上都会出动每次被偷割的稻田也越来越多昨天晚上更是已经“偷”到距离庐江城不到4o里的无为县。照这个势头下去最多再过三、五天庐江全境的新粮将会被偷得“一田不剩”!
“太可恶了……太可恶了!无耻的大耳贼竟然使出如此卑鄙的手段!娘的我绝饶不了你刘备!”孙贲气急败坏咆哮道“来人!给我调集军马今夜我要亲自率军出动誓要擒住这帮‘偷米鼠辈’!”
“伯阳将军不可轻举妄动!”一旁的儒林校尉朱治急忙出声阻止道。
“恩~~?这却是为何?”孙贲眉头一挑闷声回道。尽管孙贲军职要远高于朱治而且又是庐江太守但面对朱治之时却也不敢过于造次——只因朱治乃是江东军中的三代老臣早年在追随孙坚、孙策之时就曾立下汗马功劳而且其为人行事沉稳慎重品行俱佳故而在江东威望颇高。孙贲本人更是被朱治看着长大的从某种程度上讲便犹如其子侄一般。
“伯阳!庐江城扼守江北门户乃是抵挡寿春刘备军的前沿不可有失!此刻我江东内有盛宪叛乱外有刘表寇犯已是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再也经不得半点动荡了。在如今不知刘备军军力众寡以及实际用意的情况下我等只应谨守城池不宜轻身而出。城中军马本来便有限若是再折去部分则此城必然难保!”朱治语重心长地劝荐道。
“恩……话虽如此但是……难道就让刘备军的这些鼠辈继续抢收我们的粮食吗?要知道城中库存的粮草已经不多了若是再失去了这批新粮只怕要不了多久咱们就只能喝西北风了!”孙贲虽然也知道朱治的话在理但实在是心有不甘。
“……”朱治略一思索后想出了一个办法“不如这样——既然刘备军都是在晚上出动我们便可组织百姓和部分士卒利用白天时间抢收新粮在天黑之前迅运入城中如此一来至少还能保住部分粮食。”
“……也只能如此了……”孙贲左右寻思之下也未能找到更好的办法只得无奈答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