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1/2)
七月二十三日戌时从庐江出的第二批士卒42oo余人渡过长江进驻芜湖口。与此同时先期到达的兵马除留下千人屯守芜湖大营外其余士卒按照我与魏延等人议定的作战计划兵分两路向丹阳郡腹地挺进——第一路兵马是由魏延、廖化统领的狼牙营伪装成江东军士兵搭乘缴获的江东水军战船走水路直接前去“诈”取秣陵;第二路兵马则由我亲自统帅走6路奔袭太平。
七月二十四日晨由于尚未得知芜湖被攻陷的消息太平县的守卒仍照往常一般开启了城门供百姓出入。早就在等候这个机会的我即刻传令进攻已在城外潜伏了个多时辰的3ooo庐江军呐喊着快朝城门方向突袭过去。太平县的守军原本就只有数百人而且大多是紧急征召的新兵几乎没有经历过任何厮杀。忽然间见有无数的敌军杀出城门的守卒尽皆不知所措地慌乱做一团。带兵的什长连声吆喝之下也全然没有效果。待得几名稍有些经验的江东军老兵会过神来试图关闭城门时跨骑乌骓宝马的我已然冲到城门口。轻而易举地击杀了几名妄图顽抗的敌兵后我即立马横矛怒喝了一声如惊雷般的狂吼声将数名江东军新兵当场吓得瘫倒在地其余兵卒惊骇之下也立时失去了抵抗的念头放弃城门返身便逃。紧接下来的事情就变的异常简单3ooo步卒鱼贯而入杀进城中后认识到大势已去的太平县令和县尉明智地选择了率众投降。
由于连夜行军、潜伏的缘故军卒已显得相当疲劳。夺占太平之后我并没有着急率军继续东进只是一面命兵卒抓紧时间休整一面在城中张贴告示安抚民心。
至中午时分留守芜湖口的金畴统领第二批渡江士兵赶至太平县。魏延突袭芜湖水军营时俘虏14oo名江东士卒经过金畴一番仔细的筛选挑出其中对孙氏归属感较弱的6oo余人打乱编制后平均混编进了各曲各屯。剩下的7oo余人对孙氏比较“死忠”一些无论是将他们单独编成一曲亦或是混编入各曲、屯都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将一支随时可能“炸营”溃逃甚至是反戈一击的军队带在身边简直是自寻死路。
这7oo多人杀不能杀用不能用放就更是不能了……在这样的三难境地之下金畴索性将他们一并押到了太平县交于我来处理。
降卒、俘虏如此处置的问题让我也颇有些犯难。若是直接将他们斩杀从眼前看虽然是简洁了当非常省心;但从长远看对我军平定江东的大计将是非常不利的。因为以实力论纵然是面对实力严重受损的江东军我军与之相比仍是处于下风的。我所以定出乘虚攻的计划就是希望能够利用周瑜军无暇东顾的绝佳时机尽快占领江东六郡中的东三郡再以这三郡加上寿春、庐江的人力、物力来对抗孙权的西三郡。惟有如此才能将敌我的实力对比形势逆转过来。而要想实现这一战略计划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民心!民心若是向我有了百姓支持兵源、粮草的难题就可迎刃而解了!
现在仍然留守在丹阳、吴、会稽三郡的士卒大都是从本地就近招募的新兵由于征召得紧急在过程中不免会有强行拉丁现象。只这一点其实孙权颇有些饮鸩止渴的意味——兵源虽然暂时得到了补充但在很大程度上却失却了民望。当然孙权原本是可以在平息战乱之后再采取一些措施来补偿百姓收拾民心。但在我已经杀进江东腹地的情况下他的的这种打算注定只能成为泡影。现在我要做的一方面是以最快度夺取尽可能多的城池、郡县另一方面就是与孙权争夺——民心!
为了能尽快使民心归附我已采取了一些措施————其一请大哥以大汉皇叔、左将军的身份草拟一份讨伐孙权的檄文公告江东六郡为我军攻伐孙氏赢得大义名分并缩小打击面让江东的士族百姓清楚我军只是要与孙氏一族及其从逆为敌并不会伤及其他士族百姓的利益;其二每下一城一县即张榜安民……但这些措施从眼前看来都有些口惠而实不至的意味必须要采用一些实实在在的行动才能令百姓相信、接受我军的统管。
不杀降卒甚至让这些降卒有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应该就是一个极好的取信百姓的措施!
经过一番仔细思量之后我打定了主意将金畴、林雪、以及新降的太平县令秦松(注:秦松字文表广陵人)招集到了县衙大堂里安排降卒、俘虏的处理事宜。
“文表公你愿弃逆‘孙’而投靠我军实是我兄长之幸亦是江东六郡百姓之幸。飞这里代我兄长先谢过文表公了!”我正容向秦松深施一礼语气异常诚恳地说道。
归降之后即被暂时软禁的秦松被招至县衙大堂时原本心中尚忐忑难安不知自己要落到何种田地。此刻见我对他行如此恭敬大礼立时有些楞住了随即会过了神来连忙躬身还礼道:“张将军大礼松如何受得起!”
“素闻文表公经纶满腹、才高当世飞向来最敬有才之人适才一礼着实是出自内心!”我和声说道。
“将军过奖了松确是愧不敢当!”虽然口中客气地自谦着但秦松的面上还是现出了欣喜之色。
“飞奉兄长之命提师渡江并非是要搅扰祸害江东士族百姓只为讨伐那勾连国贼不敬天子、清除异己屠戮名士的孙氏。”我正色说道“文表公乃当世名士通晓天下之事。我兄长与那孙氏谁更重社稷天子、谁更为天下黎民定然看得比我一介武夫要清楚得多。”
思量了片刻后秦松默默点了点头。
“以文表公之才仅任一县令着实有些委屈。若是我兄长得知先生归附必会大喜而委先生以重任。如今我大军将要继续挥师东进一举扫除孙氏在丹阳郡中的势力。飞这里斗胆请先生且领太平令一职负责安抚县中百姓、打理政务不知先生可愿答应!”
“……这……”踌躇了片刻后秦松长身朝我施了一礼道:“将军如此信任、厚爱松若是回绝岂非成了不识好歹之人!”
“好极了!”我探双手将秦松扶起微笑着说道:“文表公飞这里便有一件要紧之事要烦请你了!”
“将军称下官字号即可‘公’这一字下官实在不敢当!”秦送急忙摆手说道:“将军有何要事但请吩咐下官能力所及必竭力完成!”
“我军自渡江以来取芜湖、太平两战皆得了些俘虏。内中部分人已然归入我军队列但亦有些人仍不愿归降我正欲想个妥当方法处置他们……”
“难道将军意欲…………将军这万万不可啊自古就有言道‘杀俘不祥’还请将军念在他们皆有父母妻儿的份上且饶了他们一命吧!”错误地理解了我所说“处置”的意思秦松急忙出声劝荐道。
“呵呵……文表想岔了我岂会行此不仁之事!”我笑着说道“据闻由于军情吃紧的缘故孙氏已然数次强行征召青壮入伍如今各郡县的守卒大半都是从当地强招的青壮此事是否属实?”
“确有此事!以我太平县为例城中守卒中即有八成是近些日新征的青壮!”关系到众多俘虏的生死秦松丝毫不敢怠慢地迅回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