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东胡俯首(3)(2/2)
内治工作在苏焕的领导下很快就完成了接收工作原各部落的贵族们纷纷被迁往汉国都城对于顽固分子采取了强行搬迁的措施各地文化传播使者起到了定海神针一般的稳定作用使整个接收工作非常顺利地完成。
随即淡颜编制的原东胡内治区也已完成原东胡被分成了四个郡分别为辽北郡、呼伦郡、安侯郡、河北郡辽北郡的设置不变。
呼伦郡东南以大鲜卑山为界、西北以外兴安岭为界的广阔区域西南以乔巴山与安侯郡分界南面与辽北郡接壤郡府设在呼伦城(乌胡城改名为呼伦城)下设四县分别为漠河县(今黑龙江省漠河)、可勒县(尼布楚)、拉尔县(今内蒙古海拉尔)、贝尔县(贝尔湖西)。任命文化传播使者任学海为郡守郡县的官员均有文化传播使者担任。
安侯郡以郅居水与丁零北面分界、与坚昆西北面分界西面、西南面与匈奴全面接壤南面与河北郡相接郡府设在胥城下设四县分别为胥城北面的雄县(今达尔汗乌拉)西面的起县(今布尔干)南面的塞县(今曼达勒戈壁)东面的外县(今温都尔汗)任命军事学院派出的文化传播使者庞封为郡守。
河北郡西北面与匈奴接境西部隔沙漠与月氏国遥望、南面隔河水(黄河)与林胡、楼烦接界郡府设在原慕容部小城九原城(今包头西)设三个县分别为九原城西北面的聚县(今达兰扎德嘎德)西面的散县(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北面的沧县(今赛音达山)。任命俞弦为郡守。
由于当时枢政院向塞外派出文化传播使者时就预先准备到了未来的内治框架所以所派文化传播使者都受过专门的内治培训因此收服东胡后根本就没有从国内调派官员完全由文化传播使者担任了各级官员由于他们几年间已经在牧民中树立起了非常崇高的威望因此推行起内治措施来异常的顺利。
随着各级内治机构的健全宣传普及大汉律法、建设城池、建立交通网整修道路、设立学校、开展全民军训等工作相继展开。
为了确保不破坏大草原的自然环境汉王宣布草原四郡所有城池一律不修建城墙城周要遍植树木道路只修建主要的干道要求每条道路两旁必须种植树木保护林;每户牧民都将分到两块牧场实行轮牧的方式避免草场过度放牧遭到破坏。
通往东胡所设关税税卡立刻被取消了内府设在塞外四郡的所有商业机构一律实行低利润销售从此汉国内地的粮食等商品源源不绝地流入草原草原的马牛羊也源源不绝地流入内地达到了绝佳的互补共享的效果。
郡县的设立完全打破了原东胡各部落的界限后又经过多次的互相迁徙、通婚、移民、还有长子继承制的推行其余子女被塞外内地郡县互相调配等措施使其再也不能明显地分出原来的部族加上郡县坚持不懈地宣传华夏一族、大汉子民的观念深入人心从此再也无分彼族彻底地融入到了大汉的运转体系之中此是后话。
本集到此结束敬请关注第六集落花飞雪大战匈奴、丁零、坚昆分化秽盟国政变大战肃慎国远征半岛中原舞文弄舌将一一呈现精彩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