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各路援军(2/2)
咸丰十一年安庆陷落长毛陷入危局。太平天国第一悍将英王陈玉成率领大军渡淮河北上以图联合捻军在山东、河南建立新的根据地达到减轻天京压力的效果。
陈玉成名声颇大他一到山东小股捻军纷纷归附短短两个月内陈玉成的部队就展到了十余万人。
得知长毛闹到了眼皮子底下朝廷也大为震动当时正身处热河的咸丰帝连忙再度启用僧格林沁和瑞麟督率大军奔赴山东戡乱。
陈玉成得到消息之后也率兵北上。这样一来两军就在山东和直隶的交界之处对峙上了。
陈玉成大军效仿项羽破釜沉舟渡过黄河准备与僧王决一死战。僧格林沁和瑞麟的部队则驻扎在河间、沧州一带与陈玉成对峙。两军实力对比还是清军要高上一筹但是想要一口吃掉长毛却也困难这一战并非短期可以结束。
因为目前战事极为重要所以僧格林沁才对皇帝的传召犹豫不决。
“肃顺这贼子的跋扈行径以前我就多有所闻但是未想他竟然胆敢如此。王爷依下官看还是早些出兵救驾为是!”瑞麟脾气颇为爽直。
“瑞中堂你看现在战事颇紧大军要是主力回京救驾一旦长毛倾力来攻那可如何是好?”僧格林沁面带忧虑的问。
“王爷所虑甚是但是事情要分缓急现在昌平告急天子遇险此事最为重要啊!”瑞麟说到。
“不行!”僧格林沁虽然和瑞麟相交几十年但是此刻却也不得不驳他的面子“大军一旦回撤河间、沧州不保!丢了河间、沧州则京津震动。万一再度战事不利京津两城哪怕出一点事情我们的罪责可就大了!”僧格林沁坚持到。
“要是圣上出事我们就没有罪责了?”看到僧王几次三番的阻挡出兵瑞麟也有些焦急说话的声音也高了起来。
帐下满蒙众将看到两位主帅有争吵的趋势连忙出声劝慰。几经劝慰瑞麟这才逐渐冷静了下来。
僧格林沁看到瑞麟怒不禁苦笑到:“瑞中堂却是曲解了本王的意思既然圣上下旨征召我等本王自然不敢怠慢但是本王就怕顾了这头却顾不了那头。昌平重要河间也同样重要。这样咱们不如分兵两路由本王率领两万科尔沁骑兵去救援昌平瑞中堂则督率大军镇守此处如何?”
“为何不是本官去救援昌平而王爷镇守河间?”瑞麟不忿的问到。
僧格林沁苦笑着说:“瑞中堂你办事太过鲁莽说实话本王是怕你因为一时义愤而做出不可挽救之事。”
瑞麟听出僧格林沁话里有话不禁面带疑惑的问:“此话何解?能有什么不可挽救之事?”
僧格林沁摇了摇头说到:“天子年幼这圣旨必是两宫太后颁布的。但是谁知这圣旨是否是两宫太后的真实意愿呢?”
“王爷是说有人胁迫?”瑞麟声音低沉谨慎的问。
“具体如何还是要经过探查才能知道!因为如此本王才怕你鲁莽误事所以本王才决定亲自前往。瑞中堂难不成你还不信任本王吗?”僧格林沁语重心长的说。
“下官和王爷并肩作战十几年本官就是信不过自己也断不会信不过王爷!”瑞麟说到。
“那就好!”僧格林沁高兴的说到:“那就按本王安排的行事!”
“好!王爷走后河间就交给我了!”瑞麟性格颇为豪爽有错必改。他听僧格林沁一番解释觉僧王所虑也有几分道理此刻也对僧王的安排表示赞同。
“如此最好本王不在的日子这里就交给瑞中堂和众位了!”僧格林沁对着瑞麟缓缓的点了点头示意这里十分重要可千万不能除了岔子。
“请王爷放心!”瑞麟与众将都躬身行礼。
僧王计议完毕当天即率领两万科尔沁骑兵北上救援昌平。
再说昌平城这边自从圣旨布之后皇太后和皇帝在昌平的消息也传遍了全城。在常胜军的鼓动之下大批普通百姓也上城协助防守。昌平城内存有各类兵器无数全被李明峰分给了城内的居民。常胜军在城内张贴告示凡上城杀敌者赏白银十两。立有战功者战事结束之后可加官进爵。
一时之间昌平城内的战斗热情高涨。
在恭王、僧王两股大军动身之前肃顺带领的热河行在的六万大军也已经开抵昌平城下。
在载垣、端华、肃顺等人的鼓动之下这六万大军还不知自己已经成了反贼他们仍然认为这是在去解救被挟持的两宫太后与幼年天子。
肃顺六万大军将昌平围的如铁桶一般肃顺自信兵多将广常胜军根本不可能抵挡得住他的大军。最后索性连营寨都不扎直接列阵城下。
肃顺、载垣、端华、焦佑瀛、杜翰五人骑马立在中军帅旗之下遥望四五里外的昌平城。
“雨亭难道真的要对皇上用兵?”端华面露苦涩叹气问到。
“事到如今大哥难道还抱有什么幻想不成?”肃顺反问。雨亭是肃顺的字。
“这次不把李明峰和恭亲王彻底铲除将来一旦让两宫太后掌了权你我兄弟都要死无葬身之地!”肃顺恨恨的说到。
“肃中堂所言极是!穆尚书和匡尚书乃是腐儒愚见王爷可不要受了他们蛊惑!”焦佑瀛说到。
原来在肃顺挥军来攻昌平的时候兵部尚书穆荫和礼部尚书匡源都极力反对最终肃顺一怒之下将这两人软禁了起来。到目前为止再算上逃跑的景寿辅政八大臣只剩下五个人了。
“如此行事确与造反无异!”载垣对此事也并不赞同他只是被逼到的这个地步。
“我等受大行皇帝遗诏辅政岂是造反?”肃顺辩解到“破了昌平咱们就将两宫太后与圣上接出来等到铲除了恭亲王咱们再护送圣上回京。到时候天子坐朝我等辅政太后则在后宫享清福。待到天子年长我等再行归政如此行事岂能算造反?”
杜翰、焦佑瀛连忙出声附和:“肃中堂所言极是!此实为周公辅成王、霍光佐昭帝也!皇帝年幼两宫又是妇道人家肃中堂如此行事乃是为江山社稷着想。”
载垣、端华无奈的叹了口气只好说到:“但愿此战不要危害到帝后安危吧否则九泉之下我等实无面目再见大行皇帝!”
统一了众人意见肃顺单人独骑纵马出阵。到了城下距离城墙还有两三百米肃顺停了马高声喊到:“李明峰出来答话!”
此刻李明峰早就在城墙之上等候多时看到肃顺出城叫阵李明峰也出声答到:“李明峰在此!”
“李明峰你身为朝廷命官不思尽忠以报国恩竟然挟持帝后以图私利!本官劝你一句不如趁如今并未酿成大错投降朝廷还能保住身家性命。否则一旦大军攻城玉石俱焚!”肃顺冷声说到。
“肃顺你这狗贼不思大行皇帝托孤之恩竟然敢带兵围困两宫太后和圣上!如今圣上已经诏告天下将你的卑鄙用心揭露于天下臣民之前。肃顺你要是醒悟的早现在自缚进城本官一定在圣上面前拼死进谏保你性命但是你要是一意孤行灭族之危就在眼前!”李明峰毫不示弱的回击到。
现在李明峰掌握着两宫太后和皇帝占据着道德上的制高点要是辩论就是十个肃顺也辩不过他。
果然听到李明峰的喊声之后肃顺大军之中窃窃私语之声蜂起。这些军士都被肃顺蒙蔽至今尚且不知皇上竟然就在城中。现在被李明峰一番呵斥一些兵勇心中立刻就其了狐疑。
“好贼子!冥顽不灵血口喷人!本官不与你做口舌之争李明峰你就等着城陷身死吧!”肃顺知道这么辩下去吃亏的是他所以也不再和李明峰废话直接纵马退回本阵。
“皇上乃是被贼子劫持!众军不要被贼子蛊惑大家并力向前杀贼报国待到将圣上解救出来大家少不得加官进爵、封妻荫子!”话毕肃顺命令大军起冲锋。
肃顺知道昌平城内只有区区两三千的士兵罢了所以他自信的以为只要一轮攻击昌平城必然就会被攻占。李明峰这个可笑的愚昧的野心家在这里顽抗不过是螳臂当车罢了。
但是接下来的战斗却大大的出乎了肃顺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