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2/2)
吕旺知道无论如何他都要致休所以也不参加大考而是跑到李明峰跟前拍马屁。
保定外城周长三十二里又三百三十步再加上到校场的距离这一圈下来约有三十六里也就是十八公里一万八千米。
第一营出后过了仅一个小时就已经有零零散散散的人跑了回来。李明峰安排的书记官连忙将其姓名、籍贯、官职、隶属部队和所需时间给记录下来。
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回来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出时间不同直到下午三四点钟绝大部分人才返回校场。
李明峰看这情况也知道现在还没回来的肯定是不合格了于是就召集散落在校场上的众军集合慰劳了几句然后就率军回城。
回城之后李明峰在府衙洗掉了尘土换了身衣服又将午饭补上此刻一看天色却现已然是傍晚了。
奔波了一天李明峰也不办理其他公务了命人去将明天的事情准备妥当之后直接入房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老李又爬了起来跑到贡院去组织今天的‘文化课考试’。昨天他已经安排好了这次一万五千绿营兵按标分成四组分别在早七点九点中午十二点下午三点参加考试。
保定的贡院是供直隶考生使用的直隶向来是科举第一大省就是这贡院也大得很分成一千五百个房间。这次考试科目也简单李明峰就是让他们每个人都抄一遍老子的《道德经》中的上半部《道经》罢了。
每标不足四千人除去有些知难而退的平均尚有三千左右人参与抄书的考试。每三个人一个房间每个房间配一名常胜军战士监考。
《道经》不过区区两千余字一个小时足够写完李明峰给他们两个小时的时间已经十分宽裕了。
有些抱着侥幸心理的虽然不认字但是却也能照着书‘画’字。但是这样一来就慢了很多等到收卷的时候凡是‘画’书的人基本都没有完成。
到了下午五点钟考完之后李明峰将一万多份‘试卷’交给直隶提学批。提学手底下养着上百个没事干的老儒这次正好负责批卷。当然这个卷子很容易批李明峰要的就是他们通过文字来推测参考人是否念过书。
没念过书的肯定无法隐藏。写出来的字和照书画出来的字可是完全不同的一眼就能认出来。
这时候第一天的体能测试结果也出来了。李明峰要求十八公里跑两个小时对将领有所放宽五品以下将领允许他们多跑15分钟四品都司以上再放宽15分钟。
但是即使这样四大参将也全不合格十二个都司也仅仅有两个人达标罢了。当然这个结果正是李明峰所希望看到的。过线的高层将领越少越方便他收编。
两场考试都通过的兵勇只有不足八千人李明峰又举行了第三场考试。这次由直隶提学带着一百秀才考察这八千人的文化水平。
要想认字只需读个三两年私塾便可。但是李明峰需要的是更加高级的他需要起码读过五年书的人才。
所以这一场是考的四书五经。由考官随机指出四书五经上的某三句话让这些兵勇解释。只要能将大概意思解释对两句就算过关。
第三天考完原本一万五千的队伍现在只剩下五千人过关了!
经过最后审定那一万不达标的每人放了三两银子予以遣散。至于底层将领则是每人给了十两银子。这些银子虽然不多但是也是他们平时三五个月的粮饷了。
乱世的兵不是个好当的时刻都要担心自己的小命。而且直隶四大督标都是‘二类’兵待遇极低克扣军饷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对于李明峰银遣散的事情底层兵将倒没有抵触心理。
但是那些有顶戴的官老爷却不干了他们吃的可不仅仅是粮饷他们还有的是油水捞呢现在李明峰一句话就想断他们财路他们岂能甘心?
这数十个中高层将领都聚集起来给朝廷上表将李明峰种种“妄行”都举报给了朝廷。
当然这都是在李明峰意料之中的。这么大的改革肯定要触动利益团体老李对此早有准备。
在李大总督上任满一个月的时候他就派了三百常胜军将这些不甘心的将领全部抓住然后用囚车装了直接送到北京城门外三十里处才将他们放出来。
老李的意思很明显你们不是要告吗?那老子就把你们送到北京门口让你们告!
奕得知此事之后也觉得颇为棘手。李明峰不同别人他是手中有实权的家伙!而且还胆大包天。要是别人这么做奕直接就将他传进京里处罚一番了事。
但是奕知道李明峰肯定不会听他的命令他要是敢派人去抓李明峰那这新任的直隶总督大人就敢将朝廷派的人砍了。
最关键的是李明峰上面还有两宫太后罩着!两宫太后知道这事之后只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终不了了之。
奕考虑来、考虑去都觉得现在朝廷内忧外患经不起折腾如今还没到和李明峰彻底翻脸的时候所以也就对此事不闻不问。
这几十个被李明峰罢免的武将在北京成了皮球最开始是到兵部反应情况结果兵部说这是吏部的事情。到了吏部吏部又说是兵部的事情。
再回到兵部兵部又说李明峰是太子太保、直隶总督还挂着兵部尚书的衔兵部办不了这事。要想告状只能是找两位议政王和两宫皇太后。但是这些上访的武将中最大的刚是参将又哪里有门子能见到议政王?
在北京逗留了几个月之后这些人也觉上访无门了。最终李明峰又派人进京给每个人带来了三百两银子算作补偿他们也就借坡下驴默认了“提前退役”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