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章 决战前夕(下)(2/2)
慈禧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真正的恢复议政王会议奕这个议政王只是单独一个人并没有庞大的议政王会议作为他的后盾所以任免皇帝这个职权奕是注定无法使用了。但是即便如此慈禧也不放心奕顶着这个头衔这几年她一直在寻找机会剥夺奕的议政王资格。
现在慈禧认为时机到了!
慈禧之所以认为时机到了是因为如今的慈禧自觉在朝中的政治力量上在朝外的军事力量上都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她自认为已经完全具备击败奕的力量了。
在朝中原本的“恭王党”权势滔天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贾桢、兵部尚书文祥、礼部尚书宝鋆、副都统胜保等人占据了朝廷几乎所有的要害部门。其余的附庸着恭王党的高官比如刑部尚书赵光、绵森等人也都各据要津。整个大清朝廷有三分之二的高级官员是和奕关系十分紧密的。
但是区区三年的时光桂良病死、文祥战死、胜保因为在剿杀回民叛乱的战斗中失败所以被赐自尽。少了这三大员恭王党的实力大受损伤。
在恭王党受损的同时慈禧在朝中大肆安插自己的亲信。如今在朝中“西后党”的力量已经明显过了“恭王党”。
除了政治力量之外慈禧最近又掌握了军事力量。丰台的十万新军都掌握在醇亲王奕澴手中。
(支持正版阅读请到中文网支持作者)
慈禧毕竟是皇太后不能事事亲为奕被扳倒之后朝政肯定需要新的大臣来总领。如今的议政王有两名一个是奕一个是奕澴奕若是被取消了议政王的资格取消了领班军机的权力那奕澴就会当仁不让的扛起奕的挑子总领朝政。
奕澴的福晋正是慈禧的亲妹妹奕澴为人又是个典型的官场老油条他看明白了局势自然会坚定不移的站在慈禧一面。
慈禧对奕澴也要放心的多慈禧自度就凭奕澴的那点能耐谅他也翻不出自己的手掌心。
丰台新军的日常事务都由荣禄办理荣禄成了仅次于奕澴的新军指挥官荣禄原为慈禧的侍卫统领自然也是铁杆的“西后党”了。
势力的极度膨胀导致慈禧的权力**也膨胀了起来最终慈禧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借口罢免了奕的议政王和领班军机的职务。
三月的时候李秀成献给洪秀全《诛妖五策》其中有一条就是挑拨朝廷和湘军之间的关系。洪秀全当即就采纳了李秀成的策略派人到北京去散布谣言。
到了四月份北京城内坊间风传曾国藩在攻破南京之后就会称帝。这个谣言很多在朝的官员都听过但是因为太过敏感所以没有人敢向上层转达这个消息。不过事情必有例外有一人名为蔡寿祺是江西德化人此时正做御史的差事。
这个蔡寿祺也是个投机分子他觉得这事可以大做文章于是就草拟了一份奏折隐约的指出湘军的巨大隐患要求削减湘军。因为摸不清上面的意思蔡寿祺的奏折还是比较隐晦的。
这个奏折一上按照惯例是先送到军机处的这样一来先就引起了领班军机大臣恭亲王奕的极力反对。奕认为此刻正是用人之际怎么能削弱湘军?长毛没平回乱未定先要削减湘军这不是自毁长城吗!
奕在蔡寿祺的奏折上写了批语严厉的谴责了蔡寿祺的诬告。按制度军机大臣评定奏折完毕之后还要送交给太后最终审核。
但是慈禧在接到奏折之后并没有马上表态而是回军机处让军机处重新审核仔细议议。朝廷上做官的哪一个不是精的成鬼一般的人物?慈禧重新让军机处审议削减湘军的事情这就表明了慈禧太后的态度。
几乎所有的官员都知道慈禧太后是赞同这个折子的!
于是乎继蔡寿祺之后又有无数投机分子瞅准了机会连番上折子阐述湘军之害要求朝廷抓紧削减湘军。
奕没想到一个投机分子的诬告竟然能引起这么大的风波。这些投机分子彻底的激怒了奕鬼子六连续上数本奏折声援湘军。
后来在一次的朝会之上恭亲王奕被这帮人气的破口大骂甚至也顶撞了慈禧太后。就这样慈禧太后和奕这两个大清朝的最高统治者竟然在朝堂之上争吵起来。
蔡寿祺就是蔡寿祺不愧是投机分子中的急先锋。看到这种情况蔡寿祺竟然调转了炮口不再攻击湘军而是转为弹劾奕!
蔡寿祺先弹劾的就是奕嚣张跋扈目无君上。这点倒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奕咆哮朝堂的时候可是有数百官员看着呢他想抵赖都抵赖不了。
其次就是奕收受贿赂这点也是坐实的。实际上在清末官员之间互相送礼乃是人之常情奕为当朝第一人每年收那么几十万两的孝敬银子已经算是清官了。但是从法律上来讲他就是受贿了!而且是巨额受贿!
蔡寿祺弹劾恭亲王的折子递到军机处之后众人都傻了。但是此事太过重大也没人敢截留这个折子众军机大臣两边不敢的最在折子上面只是写了几句模棱两可的评语然后就递到了慈禧太后那让慈禧太后自己决定。
按理说一个小吏上书弹劾堂堂议政王朝廷应该立刻予以严词谴责并且将这小吏配到远处这才是处理类似事物的正常手续。但是慈禧接到折子之后竟然将这份折子留中不!
这样一来众臣又明白了慈禧的意思无数投机分子又开始集中火力猛攻奕。
奕也非常人他察觉到了此刻形势对自己十分不利于是竟然主动的上书承认自己的罪责并且要求辞掉议政王大臣的资格。
这么一来慈禧的如意算盘也落空了因为奕并没有要求辞掉领班军机大臣和总理大臣的职务。现在奕已经主动认错了慈禧总不能不依不饶的要求免掉奕所有的职务于是双方各退一步奕辞去了议政王的头衔但是仍然继续统领朝政。
这场风波虽然看似不大垂帘听政的太后仍然是那个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管理朝政的亲王还是那个管理朝政的恭亲王但是双方已经产生了无可弥合的裂痕。
慈禧和奕从辛酉政变开始就保持的盟友关系终于宣告破裂了。
*************************************************
天京和北京的变故并没有影响到攻城的进程同治三年六月十日湘军收集的整整十万斤的炸药运抵了天京城下龙脖子的填土工程也接近了尾声。
最后的决战终于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