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九(2/2)
话说开了苟经理的怒火才减了下去。
按照苟经理的授意我们的制度在一天天地健全工作一天天地走向繁琐。
——所有的现金由会计一人掌管。
个别书已卖空从北京调货一个星期左右才能到。伊江和丁一乾怕耽误卖联系了附近的批商但需要用现金取货。他们找到会计会计说这事儿我说了不算你们跟苟经理打招呼吧他说给我就给他说不给我就不给。
他们又找到了苟经理苟经理说你们跟会计说一声就行了。
苟经理和会计推来推去就是不给钱。
——标明每一种书的出处。
有的书重名会计说:“写不清楚我没法入帐。开三联单时一定要在备注处写上书的出版社的名称。”
瑾儿按照会计的旨意挨着个儿传达了一遍。
过了一天此规定改了会计说这样分类不合理还是按取书的地点分吧。
瑾儿又传达了一遍。
——一天的帐一天结。
每天晚上九点钟以后我们下了班会计和瑾儿就进入了最为忙乱的工作态她们将入库的帐一套一套地记出库的书一笔一笔地消。由于种类太多太宠杂工作量大有标错的也有消错的。把一天的帐理顺了也要到后半夜。
——进货单必须有收据必须加盖公章方可承认。
图书市场过来的单子一直是用电脑打字的没有收据也没有章。这项制度不了了之。
——各摊位每天要上报库存情况互相拿书要打借条。
“不都点完了吗?去了卖的剩下的就是库存成天老点啥呀!还嫌不累呀!”
“从这个兜拿到这个兜怎么都是一起的货记来记去的记完了能咋的?!”
“这都快忙死了哪有那闲功夫呀!”
“多卖出两套书比啥都强!”
“正事儿不干净琢磨算计人!”
“成天怀疑这个怀疑那个的他们自己心术不正才那么想别人呢!”
“整个的大耳奸臣!”
只坚持了两天会计看我们忙得真是没有时间做这些才宣布此规定作废。
瑾儿带我们到饭店吃饭苟经理、伊江、丁一乾也在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