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战议下(1/2)
得知突厥十万大军进犯大周上下顿时乱成一团天元皇帝经常数日不上朝而郑译刘昉等人只会对皇帝溜须拍马讨皇帝欢心打击政敌或许拿手并没有真正的治国才能对于如何应对突厥十万大军的进攻恰是一窍不通。
消息传到民间数天整个京城开始人心惶惶郑译等人即没有向前线增派援军也没有贴出布告安定京城人心。在天元皇帝没有明确指定之前众臣都只能等待眼睁睁的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
面对玄龙军上下热情高涨的战意杨天并没有压制他虽然历史知识贫泛却也知道突厥人正是这一时期中原的主要敌人而且还会持续数十年之久此时突厥人对于农耕民族的破坏和凶残并不比后世的蒙古人差。
隋末时突厥人更是主导了中原各个起义集团的争霸战争其中李阀的最终胜利也依靠了突厥人的力量这场隋末大乱直接导致了中原四分之三的人口死亡其中有多少是死于突厥人手中无法统计。
大周虽然是鲜卑贵族组成的政权但已汉化眼下已形成鲜卑人和汉人共治的局面大周和突厥人的战争其实已是一场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
若大隋立国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突厥人正是有这样的认识杨天很想乘此机会与突厥人进行一次交战摸清对方的实力他很快向朝庭递上了请求上前线抗拒突厥人的奏章就在玄龙军上下都在摩拳擦掌准备上前线时数天过去了杨天的奏章却仿佛石沉大海般毫无消息杨天只得带着十数名亲兵返回长安看看朝庭到底作何打算。
统兵大将末得朝庭诏令不得擅自回京杨天却不存在阻碍玄龙军本身就是属于维护京师安全的一支队伍只是驻扎在城外而已只要杨天不带着大军就是天天回京也最多被人指责玩忽职守。不会有其他罪名。
长安城外的官道上到处是人流一些富贵人家纷纷驾着大车向外赶更多的民众则是拖家带口的往城里去双方都是心急火燎不时挤在一起杨天一行十数骑被夹在人流中只得放慢了度。
一名亲兵疑惑的问道:“他们这是干什么?”
杨天的亲兵已经组建了一百人除了从玄龙军选出来的五十名老兵外还有五十名是杨天收养的孤儿这五十人以招募的方式6续进入在二千人的大军中安插进五十人又是杨天的亲兵谁也不会注意。
李纲回道:“他们是在逃难。”
亲兵不解:“逃难。那怎么分两个方向?”
“因为向外的都是富人他们怕长安不保险所有要往外逃而进城的都是普通百姓他们本来住在城外现在想搬进城中躲避即将到来的战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