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机智要账(2/2)
廖兵山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这么快做起生意。
下岗的情绪还没有理顺,满腔的恨还没有泄,居然在有意无意中赚了一笔。
看来文化人做生意不是不可能,也不是赚不到钱,关键是如何赚钱,如何赚大钱?
其实,早在几个月前,就有知名作家来找廖兵山做生意。
他们说,已经几个月不工资了,甚至每月的书报费和副食补贴都没有了。
问廖兵山能不能给他们联系一笔生意做。
当时,廖兵山还嘲笑他们,放着好好的作家不当,非要做什么生意。
钱是那么好赚的吗?
连他这个站柜台的高手,又会写作,都找不到饭碗,凭这些人的书生气能赚到钱吗?
那时,廖兵山就怀疑作家们的能力,感到他不能帮他们。
并且,为他们波冷水。
结果,把那些作家惹恼了,纷纷大骂廖兵山不够朋友。
为此,廖兵山觉得委屈,又觉得无奈。
因为他如果真为作家们牵线做了生意,说不上现在会赔多少钱,如果真赔了他廖兵山才不算朋友,更不够意思。
后来事实证明,廖兵山是对的,那些作家一气之下,都躲在家里写小说,写剧本。
有的还写出了几十集电视连续剧,当初什么能耐也没有的作家,居然也了家。
回过头来,再看廖兵山,他们不但不对廖兵山有意见,不对廖兵山恨之入骨了。
反而说廖兵山做对了,如果当初廖兵山为他们牵线搭桥做生意,没准会把自己卖了还帮人数钱呢。
当然,不是所有作家都可以赚到钱,有人写了一个剧本,一下就赚到了钱。有人出了十几本书,赔了钱,还有人出外当枪手,仍旧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廖兵山还算幸运,下岗第三天就赚到了钱,而且是一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