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园中此地曾埋玉(2/2)
那种痛觉和心悸不见了。
那一声啼哭和那一张苍白的孩子的脸不见了。
表哥不见了。
展现在式微妈妈面前的是一套桂子红的男孩的衣服红披风红肚兜红袄红裤红鞋红帽。也许是虎年生下的孩子他的衣服鞋帽都绣上了大大小小神态各异的老虎图案。
是怎样的一个母亲?具备了怎样的慧心灵性和娴熟的女红技巧才裁剪缝制出了这样的衣裳?
是怎样的一只小老虎?具备了怎样的福分怎样的好命才配把他们穿上?
是怎样的不测和舛错?它们又只能装在一个衣冠冢里在世事沧桑的二十多年以后在桃之夭夭的难节里延续忧伤。
式微妈妈不能肯定在久远的风流倜傥的故事里那个自喻为“落红不是无情物”的人究竟是不是嫣红。她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在心里想像着揣摩着昔日的情景——寂寞难耐的庵堂女子独坐禅房于凄风寒雨的夜里绣制这些美丽的桂子红的情景。往昔的岁月和久在深闺人不识的日子在记忆里隐退;削剃度皈依佛门的冷寂已幻化成一种**辣的相思入骨的盼望盼望着他能收到她托人捎给他的口信盼望着她肚子里的孩子早日成形、长大在他终于倦游而归的时候送一个活蹦乱跳的小老虎给他。
耳畔又响起那一声尖锐的蜇疼人心的婴儿的哭泣。
看见一张苍白瘦削、皱巴巴的脸——在紫檀木漆匣和散落在新鲜泥土、湿润晨风中的桂子红的颜色上缓缓叠起游游移移掠过桃花树枯萎的枝头掠过潮湿凄迷的尼姑庵的天空无踪无迹。
真的是那只……生不逢时的……小老虎吗?
感觉那哭声是溺在一种无形的扼杀和受难的窒息中。
而那张脸原本也不该这般苍白。
他应该是一只威猛硕壮的……虎。
那个母亲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打击和失落,才放弃了为她的孩子穿上桂子红的新衣裳?
那个孩子究竟是到哪里去了才让他的母亲万念俱灰把所有的寄托都埋成小小坟茔?
紫檀木漆匣里最后的一点现让式微妈妈莫名兴奋:那只小老虎……他一定没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