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举士(2/2)
我点点头。
我是帝王按大臣们的要求对学子不能擅听擅见所以我只能以常人装束在远处望望。只有殿试之时才能见这些人。我便苦笑我这皇帝也有个监牢圈着我呢。
三月二十三日三场考试全部结束龙门开放学子离开考场。我急急的让孔明他们的卷子交上来亲自过目。我只看时策看有没有和心的。今我开心的是这一看之下现不错的还真不少时策以“兴季汉”为题的最多内容各式各式有论屯田的有议开渠的有议论通商的当然还有要以德治国认为只要树立道德便可无敌于天下的。破曹魏的相比之下就少的多看了几篇词理到还通畅但内容大都并无新意。事实我们眼前与曹魏的实力对比看谁想一口吃掉对方都不可能就算再有几个渭南大战也不过只是改变一下双方的实力却很难一次性的解决对手。事实上原来的历史里。曹魏占了天下的四分之三攻打实力虚弱地蜀汉还打了十几年何况是现在我们以弱敌强。
相比之下写“和诸戎”的就更少了仅有的几篇都是论述我在益州的胡汉平等的政策只把目光局限在我们已经占领的地方。不过即使如此写这个题目地很少有大汉族主义。也已经很不容易了。最后后有一篇写鲜卑的引起了我地注意他把鲜卑的历史写的清清楚楚而且写了上中下三策来对付鲜卑其中竟有许多是我都不知道的。他提出的不是和鲜卑而是破鲜卑如何利用鲜卑的内部矛盾。进行分化打击如何来进攻。怎样在草原里打仗。虽然好多只是浅尝则止却显示出其不凡地眼力。我特意看了一下那个名字叫做王难字历苛。这真是个有趣的名字。
其后组织殿试三十余名上榜的孝廉进入皇宫。我亲自出题策试。取中地第一名状元是马秉却是益州刺史马良的儿子。
而第二名和第三名竟然是兄弟兄长名叫陈衹弟弟名叫陈郁。我看这兄弟的相貌都极似许灵儿特别是那个弟弟简直就是许灵儿化了男妆一样。我问起来。那兄长笑道:“陛下先太傅是小臣的外公。”原来是灵儿的两个表兄。我也笑了。
写鲜卑事务的王难排名第九。东观令尹默的儿子尹宗排名第十一这当对他是个打击论及才华尹宗之博学颇有乃父之风我原以为他必可高中前三的。可惜他的学识根底虽然扎实却于实事策论不太精通满纸虚浮自然不入我眼。
总体看来这次举士依然是各士族子弟占据了大多数毕竟他们家中有条件有书籍有老师而其余农、工、商各族便没有这些便利条件。不过总算有了十几个非士族的学子这是一个可喜地变化。
其后我大张旗鼓的对这些人才进行表彰在长安城中巡游让他们在万众面前露脸在琼台设宴让诸大臣相陪。这一下所有人都知道我对举士的重视其后各地的学校如雨后春笋般长了出来。由于我重视时策太学生们也开始主动观注国家大事不再一门心思的谈玄。
我与那个王难谈了几句问起他地祖上居然是有名的潜夫王符。
王符字节信号潜失安定郡临泾(后世甘肃镇原)人。生于公元8o年卒于167年享年在8o岁以上。他的思想构成较为综合复杂其主流是孔、孟的儒家思想掺杂了一些道家和法家思想。就是说先秦思想对他影响极深也很难摆脱西汉传统的影响。譬如《盐铁论》中的“重本抑末”和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或“天人感应”。但他面对的现实与西汉的贤良文学以及董仲舒的**比较起来就又有了不少的变通和展。比如他在《务本》篇中讲了“重本抑末”。他的**跟《盐铁论》中的**又不一样了。《盐铁论》的**是本就是本末就是末一对一。这是西汉社会古典经济起初的反映。东汉不同了古典经济复杂化并且已经露出趋向衰败的迹象。王符面对这个现实他把“本”一分为二以家为本以游为末;把“工”也一分为二致用为本巧饰为末;把“商”也一分为二通货为本鬻奇为末。这样他把西汉的一对一变为三对三支持的面扩大了打击的面缩小了。他的这些思想简直是为我们季汉特设的。
无论是我还是孔明先生都对这个潜夫甚为尊重此时见到他的后人我不由更是开怀。细谈起来这个王难身世很苦甚至曾经被鲜卑人弄去当过三年的奴隶后来家中人想了无数办法才赎回来。也正是因为这段经历他对西部鲜卑的情况较为熟悉。
“你会鲜卑话么?”
“会。”
真是想要睡觉天下落下个枕头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