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节 印度小国(2/2)
王动的队伍要比在苏门达剌雨林里穿行时人多多了,这次郑和可是调齐了一千人给王动,只要是调给王动的人,王动都会特别派些赏银,还有一点最爽的就不用说了,王大人最重视吃饭,只要到开饭的时候,就是这些士兵最开心的时候,不过这次例外了。南印度的这些小国,信佛教的敬牛如神,从这点上看,绝对是佛教与印度教的融合,所以大家不能吃牛肉,虽然这几个国家的黄牛体形大过中国,但只能看不能吃,要吃也只能吃牛奶。在大明朝时候,有多少人能喝的起喝的惯牛奶呀。还有让人不爽的是,这里穆斯林地位高,顺带着大家不吃猪肉,这太郁闷了。吃来吃去,不是鸡就是鸭要不就是鱼。羊和狗是不少,但他们不大敢吃,羊肉和狗肉都是内热的吃食,在中国都是天冷的时候才会吃,而在南印度这种热带地方,本来这队伍里又没几个女人,再吃这种内热的东西,那火烧起来可不是个事。当地女人他们是不大敢去碰的,在暹罗还好,可到了锡兰山之后,这里的人就对牛屎有偏爱,个个身上衣服穿的是不多,但看到点肉的地方都涂着牛屎灰。好在已经这种气味,但你要那些士兵去找这种女人泄火,个个还是摇头不已。
王动他们这一千人可真是吃喝队呀,开始的时候,是到了开饭的时间停下来,王大人一声令下,选出个百十人出去打猎。后来这事专门交给斥候了,每十人一小旗的斥候本来是最累人的,但这会大家都抢着干,看到的活物都猎来,只要没宗教禁忌就行。特别是这里的大果蝠,自从王动在龙城(新加坡)烤过几只后,如今最受大家欢迎,偏偏这种大果蝠倒吊在树上象个靶子,一箭一个,特别容易猎取。斥候队仿佛是打猎队,队伍经过之后,方圆五里之内,能动的有点肉的基本都被他们给死的活的抓了去,一到开饭的时候,烤的肉那叫一个香呀。
这天马欢碰到了两个番人,一男一女,这两人身上几乎什么都没穿,男的只是腰那绑了点麻绳另用白布把档处裹了下,女的也是用片布盖在私处,两人上下身涂满了灰白的牛屎。不过有点特别的是男的手上拿了个大海螺,两人边手边吹,所以远远就被大家看到了。
马欢只是好奇,便请他们停下一起吃饭,吃的简单只是酥油饭而已,肉这两人倒是不吃,马欢只能请他并试了试,陈四做的糥米饭团,结果两人吃的津津有味。
男的除了手上的大海螺显眼外,还有他一头惊人的泛着油光的长,看到马欢盯着他的头看,那人讲明了身份。原来这人还是个耆那教的祭祀,有特别的名字叫浊,这种都是世袭的身分,自生下来就不能剪头,而且不能梳理,那油光是因为涂了酥油。而意外的是,跟着他一起的妇人,居然是他老婆,他们平日出行,倒是与和尚一样,走到哪布施到哪,一般人家只要看到他们路过都会赠些钱米给他们。而他们此行,正是去柯枝国,说起来还与明朝的队伍同路。
浊在印度半岛游历多年,对各地的情况都有所了解,这下一路来,浊给马欢讲了不少柯枝国的风土人情,当他知道马欢是个回回时,表现出了特有的尊重。而且他还问起中国的宗教,马欢老实作答,佛教不用多说了,回回教,浊也是知道的,只是道教不大清楚,正常,马欢开始也不知道印度半岛还有耆那教。对中国的宗教情况,马欢一一做了解释,浊回了一句话,先前印度有个帝王说过,任何宗教都好比是太阳的一缕光芒,任何的一缕光芒都有它的阴影。这话听的马欢一愣一愣的,说此话的是印度历史上一名很有名的帝王,他统一全印度,并且在他治下各种宗教和平相处,那时也是印度历史上最荣耀的时期之一,能在全世界各国中排进达国家之列。不过现在不一样了,真正的印度次大陆,只有南端这些小国家还有佛教和耆那教,那两个苏丹国是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天下,佛教和耆那教只是残存在为数不多城市。马欢没想到佛教在印度居然混的这么惨,印度是佛教的源地,前朝还多次派高僧到印度取经,没想到现在印度的主体部份居然已经没有佛教了。
注耆那教祭司为本人扣的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