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 大拍卖会(1/2)
“静之,此事几时能了?”
“呵呵,说句实话,看似简单,周大人在这压阵,但真要把这些东西卖出去,可能要到十二
“月底,要这么长时间吗?”
“月底一定要赶回到长乐,舅父和姚大人几时动身?”
“应该也是十二月底,倒是不必一定要赶回去一起走,此次西洋之行,第一站还是占城,大船队行程慢,我们离了日本,可径直去占城。”
“日本国小力弱,这些东西举国之力都吃不下,必定要用很多东西来换,来押,光算这个,估计就不是一时半会能弄完的。”
“也可!呵呵,静之真是神来之笔,十多船货就把倭寇的事平了。”
“日本乱了,我们大明朝才有安宁日子过,倭寇海盗给事情他们做,给饭他们吃,自然也就老实了。”
“兵器卖给倭人,还是怕有些不妥。”周满有点担心。
“周大人的顾虑静之也知道,兵器不是卖给倭寇,而是卖给剿倭寇的倭人,倭人自斗总好过大明朝的士兵去征讨,还能赚些银子,大学士们怕是不喜,不过兵部和都尉府的公候们应该是心喜的。”
“如此说来也是有理。”
少2氏这会主家力弱,诸多家臣的隐隐做大,实力比少2满贞还强,王动要迅把少2满贞武装起来。而在郑和的船队里,有整整几马船的兵器,这些本来都是要充实到海外基地的武备。
对于宗贞茂与少2满贞两人,王动重点培养的是宗贞茂,宗氏原来的禀性使得他容易掌控,少2氏这种世家,很难搞的,与日本旧有的势力关系太复杂,少2氏得势之后。一定会有反意,一定会比宗氏难对付。所以船上的旗帜,宗氏一族的标志紧紧排在三湘商行之后,在九州三人众之前。
左卫门大一直是个海盗头子,宗贞茂把拍卖地事情交给了他,他自己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些事情要怎么处理,而这时,有个大红人被少2满贞引荐给了左卫门大,这个人居然周满也认识——博多的商人肥富。
博多是九州的一个港口。这里一直是日本与中国和朝鲜贸易的前站,肥富可以说是博多最大的走私商,建文三年(1401年),足利义满就是在肥富的劝说下。开通与明朝的贸易,而且肥富本人也与僧人祖阿一起作为使,携带国书和贡品,入明进行过朝贡。
左卫门大不认识肥富。其实他手下的倭寇头目。很多都是肥富的供应商。肥富一度垄断过日本与中国的贸易,所以他非常清楚,这十多船地中国货能卖出什么样的一个价钱。在肥富的调控之下,这些货很多在拍卖之前就找到了买家。
整个拍卖过程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没有办法,从当时日本国地国民生产总值或是税赋的角度来看,这三百万两黄金的货物已经是日本国十多年的税赋收入了。还好,几乎所有地人都低估了日本世家上几百年来所积累地财富,也忽视了日本商人的能量。他们这会不是买卖,而是在收货。
幕府已经开始决定断绝与中国的朝贡贸易了,而中国方面也把朝贡改为十年一贡,也就是说,目前这批货物可能是最后一批公开途径可以搞到的中国货。所以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王动敢于这样砸货也有他的意图。中国完全隐在了身后,大家都知道九州那些人怎么折腾都没本事从中国弄这么多货过来。王动就是要扶持九州人。不管怎么样,这些货一定要在日本消化掉,可以用黄金买,可以用日本的物产来换,也可以用日本国土上的税赋或是矿产换。
其实最后一条才是王动所使的阴招,日本国内地税赋即为日本地方诸侯的信用,看他们有本事在当地做多长时间守护,说到底就是放大了目前幕府和世家的信用度,认定日本目前的政治格局不会改变。这让很多世家非常高兴,特别是那些得了幕府承认但却没法控制自己领地世家更是开心,他们可以用空头支票来换取明朝的货物。
到于矿产,王动瞄下地是大内氏在石见国地大森银矿。这可是日本数一数二的银矿,鼎盛时期,这一地地产银占全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一,这里早在镰仓幕府时期就被开了,但由于日本极差的开采提炼技术,产量一直不高。所以日本国内主要的使用的还是从永乐那骗来的铜钱,而不是白银。所以在肥富的引导下,大内氏开口了,而左卫门大马上同意,大内氏用银矿三年的产出换三十万两黄金的货物,而当年银矿产银才八万两。
拍卖会上,博多的商人联合起来,拍走了三十万两黄金的商品,而且马上兑付。相比之下,官家与武家只拍走二十万两黄金和三十万两白银的货品,另外还有八十万两是以货易货。
涩川氏是九州的探题,他以九州探题的名义和大内氏一起,免了对马宗氏的五年内在他们领地船税换取了十万两黄金的货,如肥富夸口的一样,大内盛见真的以山吹山的银矿三年的产出,换三十二万两黄金的货物。而镰仓府那边的足利家也是用五年免税的名义换了二十万两黄金的货,同时以现在的硫磺矿三年的产出,换了二十万两黄金的货物,在他们的带动之下,很多守护大名开始玩这手,这下子偏居对马岛的宗氏,在日本国内可以随意行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