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什么罪名?还没想好!(2/2)
可惜的是康熙满脸的怒气表情让他的细麻子都在微微颤抖一切都显示凌啸八成是撞了他的底线。老康一指脚下地面高声火道“凌啸!过来跪这里!”
容若等人的心嘎登一下地紧了而凌啸也是心中一寒……完了皇帝真的飙了!
赶紧走了过去凌啸有些惶恐地正要下跪忽听噗嗤一声竟是康熙自己忍不住莞尔笑了几脚踢在凌啸的侧臀上佯怒吼道“你不是练硬气功吗?皇阿玛亲自给你排打!叫你不老实!叫你耍花枪揣摩!啊?叫你不学好!啊?学别人装b!”
这样飙?武丹几个连眼珠子都差点掉出来了他们的智能还现不了康熙如何看出凌啸装的就连凌啸也不知道有什么破绽呢。
但不管怎么说。康熙既然已经看出来他便不能再继续装下去了哪怕承认了之后便是古代能够惹来杀身之祸的“诛心之罪”凌啸知道。康熙就吃你“坦诚”这一套-这学识丰富又强横自专地老康你若是以理服人他能引经据典摆出比你多万倍的道理你若是以德服人他一句流毒亲王何德可言就能摆平你但你若是动之以情康熙就会暴露出他的心是肉长的秘密当然这得要有相当地煽情本事!
凌啸无疑是此中煽情高手又有厚重得写断史笔的亲情恩情积淀。才拭泪说了几句“不欲因分权废恩情”的大实话康熙面上虽是假装着维持尊严心中却感动得稀里哗啦。可要是他听到凌啸得意的内心独白只怕要气晕。
“嘿嘿对多情之人啥也可以颠覆用来表达忠心和眷念。越是颠覆得代价离谱越能唬得住不然。爱你爱到愿意为你死的甜言蜜语去泡妞怎能屡屡得手?情不同理通啊!”
当然凌啸这次也的确是离谱了所以一等康熙笑着警告下次不许瞎揣摩之后凌啸连忙解释了为何逮捕两名侍郎“皇阿玛儿臣这次去刑部检视卷宗现了一个大问题。二阿哥上次逮捕的三百多名官员。他们的派系背景牵扯之复杂实在是太大了而最‘失败;的地方则是在于所逮捕的人全是些四品以下地中下级官吏!”
康熙笑容未消旋即一愣讶然道“这有什么失败的?不逮住些小官员利用他们希图脱罪和升迁的心欲来攻破难道还要那大员开刀?”
“是啊二阿哥地这种想法应该是有道理的。”凌啸点点头却使了技巧不承认这是康熙的想法为自己否定它铺路笑道。
“不过儿臣见二阿哥的方法没有效果之后苦思了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呢?呵呵说出来让您指点指点。您看天下乌鸦一般黑哪个走得近一点的小圈子之中都会有些不可为外人道地大小污斑咱们抓的人审讯的时候越是刑法苛峻人家就越是觉得恐怖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地惊天祸事呢生怕是被撕开了黑幕一隙而全部撕裂崩溃所以就拼命地维护!上次逮捕的都是职务低微的人显然在北京城算不得什么最多是一派一系中的外围成员他们的靠山定会想方设法传话进去什么正在营救啊什么家眷放心啊什么死死顶住啊之类的坚定被逮官员的心!而被逮者也不是傻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暂且不说留住大主子在外有力营救总比自己开口认罪服刑要有希望得多吧?这才造成了百官缄口屡审却难以突破的局面。”
康熙哪里曾听过这种后世预审学上地团伙心理研究理论?一听之后既觉得很有道理却隐隐有些不服气“嗯这说的是涉事有罪的官员不认罪的原因可那些没涉及进去却又影影绰绰知道些情况的官员呢难道他们不晓得朕定然会奖赏其检举之功吗?为何又没有人愿意检举?!”
这一下涉及到了康熙和朝廷凝聚力的面子问题凌啸不敢太肯定“皇阿玛儿臣揣测可能是两种情况一种呢是这些人之中可能真的没有知情人但可能性不大。第二种则八成是由于知情不报的后果以及朝廷彻查此案的决心都还没有昭彰出来在出卖整个士林等候日后耻诟及报复打击和获得检举的功赏之间官员们选择了避祸沉默罢了。”
康熙这才恍然过来一下子明白了凌啸的考虑。
而且深而思之凌啸抓两个派系头目不仅是为了集中火力猛轰单个派系显示朝廷必破此案的决心和力度而且还有“擒王而灭之”的残酷假象促使整个派系之人意识到灭顶危机之后有人能站出来为挽救派系或者免自身罪而告密!
“啸儿……这……这是兵法中的借间和攻心之计啊呵呵不错好好干至于单雄幸两个你可以给他们私底下交个底莫搞得自杀了反为不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