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是骡子是马,朝会上遛遛(2/2)
手段甚至在其潜意识里面还巴不得他们闹腾得越欢越激烈呢。
事情还真就照着他的潜意识展着。
三十几位已经入京了的蒙古王爷贝勒们终于没有把凌啸的钧旨告诫听进心里先是一连几天没日没夜地游说在京各满族勋贵厚礼丰财的贿赂和满蒙连枝的痛陈颇打动了一些满族权贵的心公然上书称尚需暂缓改土归流者大有人在其中闹腾得最欢地。赫然就是人称“隆满人”的隆科多!而面对暗流涌动的满蒙内讧盛况众多的汉族官员兴奋异常虽然大多数都是抱着坐山观虎斗的心思默然不语但也不乏打着为国思安的名义推波助澜之人至少在上书房众位王爷和宰相们看来蒙古王爷们不停拜上的抗辩奏折里那些骈散结合铿锵有韵的文字应该就是出自某些汉族官员之手!
对此神龙见不见尾的康熙皇帝从未表态。出身蒙古的皇太后也没有只言片语唯其沉默反倒使得坊间地议论更加的纷纷各种版本的揣测肆意流传。甚至亲王一人和蒙古诸王的对决结果连有些盘口都耐不住痒痒在公然招赌了。因为悬念本身。不是来自于一向态度明确的康熙皇帝也不是来自于立场鲜明的亲王凌啸。而是来自于蒙古诸王的胆子真的是太大了……他们可以不把林萧地警告放在心里但却不能不把十三十四两阿哥频频调动张北、宁夏、归化和黑龙江兵马的军事行动放在眼里啊!
当然只有那些资讯不丰地中下级官吏和小民才会把这种悬念归结到蒙古诸王的胆子大小上去而有幸接触到军国大事的显宦们。其实早就从很多地方禀帖中得出了自己的判断。
四月十五日在喀尔喀王爷被逮六天后凌啸在上书房举行了六部九卿规模的晨会一系列的不妙消息汇总起来着实骇人听闻。
理藩院报告了三件事件件都很烦心。一是。本该要来京城为皇太后祝寿地剩余十几位蒙古王爷全都上表扯了各种理由生病的生病堕马的堕马总之是来不了了。二是。据几位与朝廷关系密切的东蒙王爷密报大多数已经入京了的王爷。他们的子嗣基本上全都不知所踪了。三则是在上次钻石风波之后久违了地罗刹使节居然恬不知耻地递来照会说使团已经抵达归化要来再次朝觐中国皇帝代表索菲亚女王给皇太后祝寿。而兵部也报来西北两省督抚的军报入春转暖以来不仅俄罗斯边境调兵频频而且在两国接壤的西线、北线、东线三个方向上已经有不少罗刹地方少数部落枉顾《中俄尼勒克条约》所规定的国境线武装侵入大肆蚕食大清还无力巩固的边陲领土。这更是让理藩院地三条消息有了背书:时过境迁春暖花开在中俄两国旧怨迸心的背景下改土归流已然不仅仅是关乎蒙古诸王利益地内政事务而是攸关了俄罗斯东临强华长远利益的大事……难怪这群蒙古王爷们有恃无恐的!
一时间理清了现今局势眼看着投鼠忌器的宰相们尽皆无语尤其是废太子理亲王在那里郁闷的不行。
去年改土归流的事情甫一提出政争中率先表示了支持的就是他胤礽。当时认为可行不怕蒙古部落武装反叛的重要理由之一是罗刹国土漫长的封冻期将使得他们不敢干涉蒙古事务可惜由于皇太后希望勿起干戈的特殊因素以及凌啸和十三十四两名武阿哥都不在国内的原因才有了借太后寿诞之机徐徐劝说各王的推进策略而后凌啸又致力于革新不去热心推动方才坐失良机导致了现在的麻烦。不过这些话打死胤礽他也不敢宣诸于口皇太后自不必说便是凌啸也是他万万不敢说三道四的!
凌啸一看大家都不说话便知道事情展到了今天的局面其实有两国大战的可能大家在处理态度上便已经分成了两派。十三、十四、硕和舒恕都是带兵的对自己马是瞻而张廷玉、隆科多、陈廷敬、李以及六部中诸大臣显然有些绥靖心思虽说这种担心想法也是为了不兴刀兵的稳定着想可那就意味着朝廷必须要让步也意味着康熙和自己的威信遭受重创……
想了想早就成竹在胸的凌啸笑了也不和他们多扯直接就道“奉旨四月二十举办贺寿大朝着蒙古诸王及俄罗斯使节全部参觐!嘿嘿大家散了吧这件事本王一肩来担是骡子是马咱们朝会上遛!”
散了?众人一听全都哗然……不能全不作为啊?你凭什么一肩来担又凭什么去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