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观音岩(1)(2/2)
阿乐道:“不就是吃羊肉汤嘛……那么多顾忌干啥。我是研究食材的,任何食用的东西,食用得恰当都可以是补药,食用不恰当,也都可能是毒药。补药和毒药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关键是我们怎么把握……适度适量就是良药,过度过量就是毒药。”
婆城市政协副主席马大哥是学医的,他特别崇拜婆城清朝的县令李南晖,专门组织研究了李南晖的两部医学著作——医人的与医兽的。他对于食疗也有自己的看法:“总体上我赞同咱们段常委的观点——不论人还是兽,咱们吃的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总之都是生物……生物的营养价值有两点,一点是本身的价值,而点是食用者能否吸收并化为己有。”
半枝莲也是学中医的,道:“愿闻其详。”
马大哥道:“食材本身没有药用价值,是人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身体根据现实需要,吸收了食材中的某种成分,对自己身体有益处,于是才有了药。所以,繁体字的药是这样写的——‘藥’,一般是动物对植物的需要。所以,‘藥’字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木字底。”
半枝莲点头,道:“原来中医与中国的文字有紧密的联系啊。看来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咱们祖国的中医中药文化,不能让我们的中医药文化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浓丢了。即便不能发展,至少应该保护好传承好这些好东西。”
海棠道:“我不认为中医是什么好东西。不信看咱们市里的两所医院,人民医院和中医院,人民医院人山人海排队就医,中医院门可罗雀,进去之后找人都找不到。大夫比病人多……这客观上是因为现代人节奏太快,没有时间煎药熬药喝药,西医简单直接,该吃药的时候,随便弄一点水,抓一把药丸,咕噜咕噜一喝,就解决了问题。病也去得快。不像中医,熬药都要花去半天功夫,熬药的钱比要钱还更贵……就算是人民医院本身,虽然是中西医都有,但西医门诊绝对滴超过中医的……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中医已经没落,不是医生要放弃中医,而是人们已经抛弃了中医。”
半枝莲道:“我不赞同海棠姐的说法,中医有中医独特的疗效……虽然治疗的效果见效慢,但中医治本,去掉了病根儿,治疗之后许久都不会病发,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中医越医越没有人看病的原因。而西医则不一定治本,西医见效快,病去得快来得也快,今天的感冒用了三颗药丸两支针药,隔三差五地又感冒了,再次治疗的时候恐怕就需要四颗药丸三支针药了……人体对西医的抗药性和依赖性很大,这就是为什么西医越医病人越多的道理。”
牧童道:“我不是学医的,我感觉你们几个说的都对,但是不解决实际问题。实际问题是,咱们今天到底吃什么?我看要不人就来一个全体表决,实行民主决策!”
雨浓道:“反正,我是不吃羊肉汤的……因为我过敏……我提议并建议咱们一起去吃面!”
阿乐道:“雨浓同志的建议很好,但如果我同意了,别人会怎么看待我和咱们的王董事长呢?那么大的一个集团公司的董事长亲自出面招待朋友,就用几碗面就解决了……倒是传扬出去,江湖上会怎么看这个问题?人家都会说我们两口子是嘴上热情的人。这个不好的名声我们背不起……既然雨浓小妹不能吃羊肉汤,那就吃中餐……我徒弟开了一家清溪小炒,咱们去那里如何?”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第一百一十七章观音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