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镖行蜀道(1/2)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自古蜀地为群山环绕,道路难行。相传战国时期,秦惠王欲伐蜀而道路不通,遂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牛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遂成此道。不久,秦使张仪、司马错沿此路灭蜀,因此称此道为“石牛道”,又称“金牛道”,成为日后由汉中通往成都最险要的栈道。经过千年的风吹雨淋,这条栈道已变得十分的残破。从栈道上往下望去,或是悬崖峭壁,或是滚滚的大江奔流。若非迫不得已,又有几人愿意从这栈道上行过?纵有那迫于生计离乡背井之人从此而过,一路上无不屏息提气、踮着脚尖,生怕一不留神便落入那深渊之中,永不得超生。
此时时近傍晚,原本人迹稀少的栈道之上,却有一个镖队正在缓慢前行,压得脚下木石吱吱作响。为首的镖车上插着一面黄色旗子,上书“建威镖局”四个大字,在风中飘荡。古语有云:“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川陕一带最是大盗横行,丰年不乏,荒年更甚。官府**,哪里管百姓死活。寻常百姓只有任由荼毒,而出外做官或经商之人则常常是寻找镖局沿途护送。在这一带的镖局中,要数“建威镖局”最为有名。
“建威镖局”总镖头夏侯义人称“铁杆金王”,在本朝太祖皇帝朱元璋在位时便已声名赫赫,以一杆金和三十六路旋风法创下了“建威镖局”至今三十年的基业。川陕一带的绿林好汉只要一见“建威镖局”的白虎黄旗,便即收手,从不敢打它的主意。十八年前,总镖头夏侯义于鼎盛时期金盆洗手,镖局交由独子夏侯方打理。夏侯方青出于蓝,除了学得乃父的一身本领外,于经营方面更是精明强干,再加上夏侯义有四大武艺高强的弟子专职护镖,使得“建威镖局”蒸蒸日上,甚至于有些时候朝廷的兵饷都指派其护送。
此次据江湖传闻,建威镖局押送的并非什么贵重事物,而是祖籍成都的一名告老还乡的京官的家当,虽说有些油水,风险却是极小的。走镖的镖队共有十六人,为首的镖头身材高大,头戴一顶竹笠,身后斜背一杆三十六斤重的铁,正招呼大家暂时歇息片刻。只见他神情凝重,一边往远处眺望,一边和身边的一位老者说话。那老者霜发两鬓,甚有威仪,应该就是托镖的京官。
只听那镖头说道:“朱老,这一路还算风平浪静,再往前便是天下闻名的‘剑门关’了。这‘剑门关’号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最是险要。我们要赶在天黑前过了此关,再寻客栈歇息,余下往成都的路程便平坦地多了。”那朱姓老者道:“这一路多亏李镖头照看,方护得我父子一行周全。令师派李镖头你亲自给我们护镖,实在是太给老朽面子了。”紧接着招呼站在一旁的年轻汉子道:“重履,快去给李镖头倒些水来解渴。”这年轻汉子是朱姓老者的独子朱重履,生的清新俊逸、貌若潘安。虽然是布衣装扮,却遮盖不了雍容华贵的气派。
李镖头忙拦着道:“不劳朱兄。我现在还不渴。”说完继续往远处眺望,只不过山路曲折,再往前六七十丈,便被凸出的山体挡住了视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