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1/2)
廖化是关羽旧将一直以关氏心腹自居而关平更以其持重使与关兴为副同往成都供职。廖化感念关羽知遇之恩也是肝脑涂地尽心图报。李兰与关家为敌廖化便自然而然地憎恨上了李兰。关兴死后廖化只身前往武陵而后又奉关平之命去汉中请辞。廖化跟随关氏父子多年很明白关平是被迫请辞并非心甘情愿所以在面见李兰之时言语十分无礼。但廖化万万没有想到次日李兰便亲自上门请求自己与之同往武陵。廖化惟恐李兰有加害关平先是执意不肯然而李兰却再三申明前往武陵并无半点恶意不过是想劝说关平继续为国效力。由于李兰只带萧贲等十余护卫廖化虽然心中生疑却谅这区区十数人兴不了什么风浪遂答应与之同往。
离开汉中一行人日夜兼程廖化才渐渐知道李兰抱病在身且鞍马劳顿病势越来越沉重。萧贲等人均劝言弃马就车缓行前往奈何李兰执意不肯。出川之后李兰更是不能自驾坐骑遂与萧贲两人一骑而行。萧贲乃是西凉壮士鞍马娴熟但带上李兰一两日还无大碍三五之后也觉得劳苦不堪。廖化看在眼中确信李兰并非作伪不由敌意大减最终开口让萧贲与之相互轮换着与李兰共乘一骑。
一路行到武陵廖化与李兰交谈甚多也渐渐觉得对方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狠而且言语之中对关凤、关兴之死大感伤怀。见到关平有意下手除去李兰廖化竟然不自觉地上前劝阻固然有为国考虑之心却也不是完全没有为李兰说话之意。
众人进入关平府邸安置李兰延请医士诊治等事关平均交付家将引领萧贲等人去做自己却让廖化随同前往书房议事。廖化心知关平对刚才之事耿耿于怀入内之后便不开言只是垂手站立在前。关平随手拿起几本兵书翻阅良久才缓缓道:“元俭随先父多年论辈分某叫汝一声‘叔父’也不为过……”
关平话没有说完廖化已经先自拜倒道:“将军如此称呼真折杀末将。末将自追随军侯及将军以来绝无二意还望将军明察勿以今日之事为疏远背叛之意。”廖化听关平开口就有责难之意所以也先自辩起来。
关平见廖化如此也确实不好开言责怪乃起身上前将其搀扶起来道:“吾并无此意。只是李兰离开汉中前来武陵我一时不能拿握主意料想元俭必有以教我?”廖化虽然明明知道关平此问仍旧是在考验自己可是若说方才只是一时地不自觉现在经过熟虑之后更觉得李兰如何杀的?如今魏延刚刚收复长安正是中兴汉室天下的大好良机一旦李兰有个三长两短蜀汉江山多半就此分崩离析。尽管知道关平把爱听这样的话廖化也不得不开口道:“以末将愚见大将军诚心前来与将军示好将军即便不肯也万不该下杀手才是。”
“诚心示好?”关平嘿嘿冷笑两声道:“他与我关氏之仇怨岂是这轻轻一句便可带过的?”复看了廖化一眼继续道:“看来元俭果然已被李兰所惑。”廖化明白关平误会已深只得道:“末将只是据实而言望将军三思。大将军闻将军有心辞官便不顾重病在身千里奔波至此一则固然是为了与将军修好二又岂无为国挽留良将之意?将军只凭心而论大将军若有意与将军为敌只需答应将军之请岂非万事大吉?”这几句话说的十分在理关平竟不知该如何反驳廖化见其不语便继续道:“末将便在放肆一句大将军固然与将军有些不快但君侯之死在于东吴高平;小姐之死乃失手误伤;二将军之死却更是战阵而亡。并非皆是大将军之过将军竟有何不能与大将军共处之事?”
“住口。”关平猛然一拍桌案厉声道:“我自有其道理岂是事事需向汝禀告?”廖化殊不知方才几句话说到了关平的痛处是以关平勃然而怒。正如方才关平所言廖化跟随关羽日久所以开口自称“末将”但关平兄弟二人常日也是礼遇有加。此刻关平一时作色见廖化脸上大有失望之色心中不禁暗责自己又将廖化疏远了一步想要说两句宽慰的话却又说不出口只得道:“汝一路鞍马劳顿且先下去休息吧。”廖化本想开口再劝两句最终还是忍住不言重重叹息一声方才出门离去。
关平也颓然坐下脑袋里竟不住回荡着廖化方才之问究竟与李兰有何大恨?这点廖化不明白恐怕李兰也未必知道。只有关平心中清楚当年刘备兄弟三人起事关羽与张飞约定互杀家小。张飞一时心软留下关索母子性命后来关羽成名关索前来投奔。关羽虽然矢口不认可是刘备却在成都为关索谋了一个官职表面上是想安抚此事既不伤关羽颜面也不让关氏骨血外流其实却是留下了一颗棋子。关羽亡故之后若没有关索关平便顺理成章地承袭官爵但关索既在又是关羽实际的长子其中的猫腻便不言而喻了。关平既不能让父亲的颜面扫地也不能把自己的爵位拱手让人很自然地就要向刘备表示忠心在东征孙吴的战役中更是死命向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