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下一盘很大的棋(2/2)
一旦形成这样的局面,李满江就得头疼了。因为在短时间之内,只要这位总管还在,那么他就代表着统治了这篇区域几十年的满人八旗朝廷的权威,他随时可以组织小股部队,就像打牲部落的人经常干的那样,几十百余人一部,抢劫汉人村庄,掳走人口当然做奴隶,打牲这个词,一方面是说他们游猎为生,另一方面也含有掳人为奴隶(奴隶不算人,是牲口)的意思。
就好像是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一样,即便是强大的传染病肆虐之后,最终美国人还是得依靠着泛滥的枪支和数百年入一日的残酷手段把印第安人赶到保留地。
虽然李满江并不在意卖给治下百姓枪支弹药以供他们打猎防身——民用枪支市场一直并不可忽视,作为本地区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军火商人,为了养活自己的可以预期会越来越庞大的军队,他并不介意枪支泛滥。至于在后世被网络广泛吹捧的“美国人民拥有持枪推翻政府的天然权利”,李满江对此嗤笑:
军队和乌合之众的最大区别,不是什么权利,什么民主,什么自由。而是因为军队是一个有纪律的无情的暴力组织。几支枪能够改变什么?什么都改变不了,如果有疯子想杀人,那么他拿把裁纸刀也能杀几个,给他一把枪,无非就是让他杀人效率高一点而已,死的又不是自己。拿着步枪的平民,还是平民,如果军队连平民都无法战胜了,那么这支军队所属的国家政府,被推翻也是活该的——要是武侠小说里的大侠们在非闷棍情况下被几个拿了暗器的路人甲五虎断门刀的之类的龙套给杀了,只能说明他功夫不到家,不配当主角了。相比之下,无论是因为平民持有武器可能带来的军队镇压过程中额外的伤亡还是其余平民因此受到的生命威胁,相对于军火贸易能带来的利润,不值一提。
可是,目前的问题是,李满江的军火工厂的产能甚至连自己军队预期的需求都可能无法满足,哪里有足够的枪支卖给这些穷得叮当响的老百姓呢?
所以,目前来说,李满江的选择,也就只有暂时不攻克吉林城,反而将这个守城退敌的功劳当做诱饵,吸引打牲乌拉的总管入驻城中进行防守。然后逐渐施加压力,逼迫他不断调动他手上的力量聚集到一起,最终一举拿下。
这样一来,奉天以北除了齐齐哈尔和宁古塔还有千余清军之外,整个宁古塔将军和打牲乌拉总管辖区范围几乎都可传檄而定了。甚至有可能,齐齐哈尔的清军也有可能顺松花江逆流而上,也来增援吉林城,这就更妙了。
有了这个打算,李满江才拒绝了章渝的建议。
这个战略计划,目前还只有李满江张耀祖等几个义勇军高级军官才知道,这是一盘很大的棋子,即便是以义勇军的强大战斗力,也有可能一步棋错,满盘皆输,因此李满江谨慎的选择了暂时不透露给章鱼知晓。
不过,虽然李满江拒绝了章渝的计划,晋商们的关系网络在这个计划中仍然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有晋商们的参与,李满江就更有信心和把握完成这盘棋子。
于是,在和章渝密谈之后的第二天,蛟河城的封城令解除了,闭门不出很久的商人们又重新派出了手下的亲信,南北各地的开始了奔波。
仅仅半个月内,义勇军大败宁古塔副将萨布素两万大军(古代只要涉及到军事的数字,从来都是夸大的,比如萨尔浒之战中,明军不过8万余人,就号称2o万,赤壁之战中曹操二十万军队不到就号称八十万大军一样,多数是虚张声势,当赢了之后,也可以夸大战功)其大头目,自称司令的李满江传萨布素干尸于四方,并布讨清檄文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奉天和宁古塔地区。
宁古塔副都统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除了幸灾乐祸萨布素这个老对头的死的同时,也是感到了深深的恐惧,虽然他于萨布素素来不合,却也知道萨布素手上的军队不但比自己的多,那上千人的马队更是宁古塔最强的骑兵集团了,这样的力量要是放到早三四十年,就能够把明军上万人追着打。如今萨布素全军覆没,自己手上这点实力更不可能是李逆的对手,还是暂且自保等奉天将军调兵讨伐李逆之时,再做打算。
而奉天府,这时候也是一团糟。
年初,卧床已久的阿穆尔图日前终于咽了气,死在任上。等了两个月,朝廷终于终于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任命了倭内为奉天将军,这位新上任的不到半个月的大将军甚至还没理清楚自己管辖内的军队就听闻东北有人作乱的消息,更令人丧气的吉林乌拉副都统萨布素竟然轻敌冒进中了逆贼的埋伏,最终力战兵败,为大清尽忠了——这是官方的解释和说法。加之现在正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春耕农忙时节,关内又战事吃紧:据说吴三桂已经打过湖南,而山西,四川等处的汉人们也有不稳迹象,朝廷处处需要调兵,已经多次从奉天府内调走军队了。这么多的事情堆到一起,倭内痛苦的现,很可能在秋收之前,自己都无法调集足够的军队去平顶这股逆贼——少了没有用,虽然是“埋伏偷袭”但是能让萨布素数千大军全军覆没,至少这些反贼的战斗力还是比较强悍的。而多了的话就无法完成朝廷的排下来的差事,同时奉天府的军饷粮草等也不是很足。
因此他只能一面向朝廷急报,一面在幕僚的建议之下,信给打牲乌拉的总管,拜托他召集尽可多的军队,先扼守住蛟河以北不让反贼东顾,以便日后徐徐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