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高手对决(1/2)
看着铁头他们迅地离开了。人们纷纷低声议论着。
刚才的战斗太实在是震撼了。要不是满地的鲜血和几个日本士兵那东倒西歪的尸体。他们都有点不敢相信就在刚才。这里生过一场那么惨烈的战斗。
空地中的日本兵尸体已经被人抬走。血迹也被人清理干净了。一切都仿佛恢复了原状。要不是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血腥气。刚才生的一切似乎真的不存在过一样。
铁头他们走了。秦阳却忙了起来。在见识了他的手下这么强悍后。人们纷纷上前示好。试图跟他搞好关系。要知道乱世中。只有这种战力强悍的人才是最可靠的保障。现在搞好关系。没准什么就会用上呢?
人们打着这种心思上前攀谈着!
那些刚才还用手帕掩着嘴呕吐的女士们更是像闻到花香的蜜蜂似的。一个个围了上来。打听着秦阳那些特战队员们有没有成亲。然后就开始推销自己的女儿、侄女、外甥女什么的。看来是想跟秦阳拉上关系。
阳刚十足的男人。最能引起女人的崇拜!
至于秦阳。她们可不敢抱着什么幻想的。别忘了他怀中那个酣睡的红衣少女腰间的两把驳壳枪。看上去可不是吃素的!
好不容易打走了这些烦人的苍蝇。秦阳被折腾出了一身大汗。他觉人际应酬有时比打一场仗还累。被几百只苍蝇围在身边嗡嗡叫的感觉。简直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何基沣站在远处。看着秦阳被人们纠缠。不但没有过来帮忙。反而露出了幸灾乐祸地奸笑。让秦阳忍不住朝他连比了好几个中指。
同中国众人这边相反。边村少将他们的脸色一片铁青。刚才的比试。日本军方可以说是颜面扫地。特别是铁头那的最后一刀。除了跟日军解不开的仇恨之外。还透着深深地蔑视。
这让一直以来就心高气傲的日军怎么能接受得了?
武比失败了。他们还不甘心。松岛决定在文比上战胜中国。于是两张大方桌被收拾了出来。摆上了文房四宝!
松岛挽了挽袖子。从桌子上抄起一枝毛笔。在砚台中饱蘸墨汁。凝思片刻。刷刷刷地开始写了起来:“明知此下场。欲罢却不能。此乃大和魂!”
这是一短诗歌。有明治维新第一人之称的吉田松荫在狱中所做。你还别说。日军顾问松岛的字写得地真不错。一笔流利的行书。颇有几分王羲之的风格。一看就是没少下功夫!
写完后。松岛满意地看了看自己的字。这才放下笔。有些炫耀的说:“不好意思。我地字拿不出手。请多多关照!”
“还真是拿不出手!”一旁身材胖胖的吴佩孚斜着眼瞟了一下。然后咧着嘴来了这么一句。
吴佩孚地这句话呛得松岛够呛!
松岛脸上的笑容僵在了那里。然后脸上红一阵紫一阵的。一时间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说了;不过他毕竟是个老练的政客。很快就调整过来。若无其事的朝吴佩孚笑着:“吴先生看来也该是同道中人了。那么松岛恭候您一露身手。好瞻仰一下墨宝!”
松岛的意思是想要将吴佩孚一军。他认为吴佩孚是一介武夫。大老粗一个。字即使会几个。也肯定拿不出手。等他写出来之后。再好好嘲笑一番。但他怎么知道吴佩孚的醉字火候很深。算得上独成一家了!
“妈了巴子地。小鬼子这是叫阵呢!”吴佩孚一愣。看来是没想到松岛会这么说。但随即就摸着大光头笑了。连忙伸手拦住了已经拿起笔的熊希龄!:“熊老。你就不用出手了。要不然是欺负他们。让我老吴来献丑一下。您给点评一下!”
听吴佩孚这么一说。熊希龄也没有再坚持。将毛笔递给了吴佩孚。吴佩孚接过毛笔。用手指扯掉笔尖上的挂着两根笔毛。低头沉思了一下。挥毫疾书:
怒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吴佩孚的狂草字飘逸洒脱。带着浓浓的金戈铁马的气息。再配上岳武穆这慷慨激昂的“满江红”。更是气势不凡。引来围观的人们赞不绝口。
“好字。子玉的书法笔力遒劲。气势磅礴。颇有古人之风!”熊希龄被称为“湖南神童”。清光绪年间先中举人。继中进士。后来又坐过翰林院庶吉士。自然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一眼就看出吴佩孚的书法绝对是大家风范。
吴佩孚一高兴。又画了一幅墨竹和墨梅。也是栩栩如生、笔力精到。再次引来人们地一致赞叹。
“哈哈。吴某今天献丑了。和那些书法大家比起来。我只不过是米粒之珠。上不得台面!”听到人们地夸赞。吴佩孚也很高兴。放下笔。抱拳向人们致谢。
一时间。松岛和他写的字被晾在了一旁。没人搭理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