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遇险 第二节(2/2)
屠英知道这群小道士平时不会这么好心,觉得蹊跷,便问:“听口音小兄弟不是本地人,从哪里来的?”
云龙第一次见到这么大门派的掌门人,没想到他如此平易近人,忙答道:“我姓穆,是被人拐到西安,刚刚逃出来,要往太原老家去。”
屠英毕竟在武林中浸淫多年,一听太原穆家,便想到穆明正,再看他穿着气度,想必是那家的小少爷,心想:“这孩子既是穆家的人,或许对那秘笈之事也会略知一二,便不说秘笈,他家在这山陕一带那么大的店面,我若把他送回去,敲个万把银子花花也是好的。”当下打定主意,安抚云龙几句,嘱咐王保华等人安排他住下,在华山游览几天。王保华等人也不知道掌门为何对这个小崽子这么好,但也只能照办,悻悻然下去安排,收拾他的念头自然也得打消了。
屠英回到正堂,把几个当家的叫来,商量怎么处理穆家小子的事。屠英对三当家郑华阳说道:“三弟,你是太原人,应该对穆家比较了解,在你看来,穆家这小子会不会知道那传说中的秘笈?”
郑华阳十来年前曾在太原犯下人命逃到华山,这件事华山上的老人们都是知道的,但屠英上山比郑华阳晚,虽然听说过此事,但他到底是为何杀人,身世如何却不得而知。屠英曾经吃酒的时候问过,郑华阳也只是简单的说是与别人起了争执误杀,并未详提,自己也就不好多问。
其实郑华阳本名叫杜瑞风,曾经是穆明正的手下,也曾学过穆家的伏虎剑法,只是上华山之后为了掩饰自己的出身再也没有用过本门的武功。屠英武功也并不如何高,自看不出郑华阳虽然在招式上刻意做了改变,但内功和路数其实还都是穆家那一套。
郑华阳年轻的时候有一次跟着主子穆明正出远门采办古董,走了两个多月,没想到当他兴冲冲回到家中的时候,却看到自己的媳妇服毒死了,尸体都已经腐烂臭,上面爬满了蛆虫,留下一封书信说对不起丈夫,自己没能守住贞节,被同村的张顺儿奸污,唯有一死。
看到这信,他当下便提剑来到张顺家,那张顺见是郑华阳,心中虚,扭头就跑,来了个不打自招。郑华阳见状,一时间怒火中烧,将张顺儿、张顺儿媳妇、儿女一家五口一剑一个尽数杀了。杀完人之后郑华阳知道自己闯出大祸,自己左右是不想活了,为了不连累东家,用席将媳妇的尸体一裹,抱着到官府自去了。当时的太原府尹为人还算正直,知道了他的遭遇非常同情,但毕竟是杀人的大罪,也不能徇情枉法。穆明正得知此事后,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好手下的家人,非常愧疚,不惜重金把他赎出来,让他隐姓埋名,远走他乡。郑华阳本来除了媳妇之外也并无其他亲人,把穆明正当做亲爹一般看待,如今又有了救命之恩,更是感激涕零。他人命在身,只有拜别恩人,四处漂泊。后来,机缘巧合遇上了华山派的老掌门梁海龙,梁海龙见他为人正直忠厚,武功不错,是个可用之才,便邀他入了华山派。郑华阳本无处落脚,自是欣然而往,这一呆便是十几年。由于这段历史让他一想到就心痛欲裂,因此从来不曾对人提起,为了不拖累穆家,这么多年,他也只是暗暗关注着穆家的消息,并不曾回去拜望,几月前穆明正过世,他听说了以后朝着东北方向磕了三个响头,想着自己不能给老东家送终,但有朝一日一定要报穆家的大恩。
这时郑华阳听屠英说到如何处置穆家的孩子,知道屠英是个唯利是图的短见之人,留云龙在山上定然对云龙不利,便劝说道:“依我看,这孩子要不得,穆家的武功秘籍已经在江湖上纷纷扬扬传说了这么多年,谁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前一段听说穆家老爷子过世,想必有不少人蠢蠢欲动。若是被别人知道咱们留了穆家的人,恐怕要引来祸患。”
屠英听了这话,与他本意不合,不高兴的说道:“既然这孩子别人都想要,如今送上门来,我反而要推出去,这要让人知道了,才要笑话我们华山派胆小如鼠。”其他几个当家听出屠英的意思,便也都迎合他,有的说软禁起来逼他交出秘笈,有的说假扮穆家的好友骗出秘笈,也有的说直接到穆家让他们拿秘笈来换人。馊点子一个接着一个,众人吵吵嚷嚷的,也并没有想出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