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倭患 第三节(2/2)
虽说大家一向对陈大侠都非常的信服,这次却不免有些将信将疑。但大家这些年被倭寇抢的大多数人家都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有了这么一个赚钱的机会,又有谁愿意放弃?更何况,陈大侠应承替大家出绝大部分的蚌苗钱,即便最后被倭寇抢了,无非也就是浪费几个月的劳力。穷苦人的劳力,又算得上什么!
当地的珠农为了集中养殖,沿海放了几千个竹筐,珠蚌就养在这些竹筐里面,既能保持海水流动,又可以防止珠蚌被海中的其他动物所伤。为了固定竹筐,他们又用藤条将竹筐牢牢的拴在木排上,木排上还绑了大石块,保证它们可以老老实实的沉在水底。这样一来,如果倭寇硬要来抢劫,必须要潜到水底,用刀或斧砍断藤条,如此才能取出珠蚌。这样做需要耗费很多的功夫,足够当地的民兵集结。
不知是这个办法奏了效,还是倭寇有了什么新主意,总之从前一年年末到这年九月,这一地区始终都没有倭寇的消息。虽是安安稳稳的过了几个月,每个人却越来越担心,倭寇这不是明摆着要等着大伙儿收完了珍珠,再来不劳而获么。白莲教的弟兄们却并不担心,还乐乐呵呵的忙活着,派了几十个兄弟日夜在放置竹筐的地方沿岸巡逻。
云龙和子墨自然都没有见过收获珍珠,好奇的不行。云龙早就随着白莲教众人为这些珠农们站岗放哨,子墨则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到处跑来跑去,也不知道是帮忙还是添乱。
九月十九日,按黄历上讲,宜开市、宜纳财,当地珠农选择这一天作为开始收获珠蚌的第一天。当天一大早,子墨比谁都积极,卯时二刻就起身梳洗打扮。她晚上常常要读书,故而吴一鸣特别给她一间独自的房间,并不与教中其他女子合住。
子墨梳洗完毕,出门就到不远处的云龙和李三思的房间外面叫门。叫了半天,里面才有一个声音应道:“谁啊,这么早。”
子墨听出是李三思的声音,答道:“李大哥,是我子墨,今天不是要开始收珠了么?你们怎么还不起来。”
李三思从温暖的被窝里探出身子,朝窗外看看,笑道:“天还没亮你就来了,也太着急了吧。”
子墨有些不好意思,答道:“冬日天亮的晚,都快到辰时了。”
李三思哑然失笑道:“还不到辰时?大冷的天,小姑奶奶,你再让我睡一会儿。”
子墨可不答应,一个劲的拍着门:“那让晓杉哥哥赶紧起来,陪我到海边去看看。”
李三思看了一眼旁边的床,床上的被子叠的整整齐齐,床单也平平整整:“白兄弟昨天晚上轮到在海边守夜,还没回来呢。”
子墨一拍脑袋:嘿!自己光顾着兴奋,怎么把这事给忘了。她匆匆跟李三思道了个歉,便朝海边跑去。李三思嘿嘿一笑,翻个身继续睡觉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