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克己蓄德复天理(2/2)
家中之事不必挂念,而今大中华垂垂可危,国失谈何存家,好男儿定当有志.
因恐儿郎不知天高地厚,不知人心叵测,又过于自强,虽能容人,却非因度量,而是狂妄不屑。这些都是行走江湖的大忌。
“特请高手井贤遣弟子鞭策我儿,功夫多在平时积累,感悟也存于实践当中。僧人每日挑水劈柴亦能得真功夫,我儿若能过得关隘,为父再无担忧。
因为瑞昌广兴仁义,在四镇口碑颇佳,生意也多,然无镖队护送,只得将生意转与庆隆。听庆隆建议,若我儿**镖局名声在外,接手华南广盛事宜,只需表旗一面,便可畅通无阻。真希望我儿能有如此江湖地位,然此地位绝非一武夫可得,我儿深思。
所辖团队,男子当有男子气概,女子当有女子模样,害群之马蛊惑人心者必除。为父做事虽过于手黑,然皆出于大局长久。我儿不效仿,却不能不知。
人有小才而无大势,被人利用在所难免,然须知是其看中哪一点,切不可自贱。
我儿不可忘怀天地之浩然祖宗之气魄,无论处境皆要有志气。志气非面皮,每应人事物,要思量清楚,切不可自做多情,过于迎合。
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
为父年早年行错事许多,此时颇感愧疚,也明白了许多道理,读书交友,得善言即听从。
最后一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与物不可多动情,与人不能不动心。克己而敬天地,见贤而思并齐,应事先问一己良知。为人者皆得天地理气成性形,本出一源,不可但知私己而不知仁爱,悖失大道终有报应。为父惭愧,时犹有晚,然家训不可不传。
克己蓄德复天理,此为心,成业有志须立规,乃为行。”
……
这就是那长信大概的意思,说了几个事情,无非就是希望凤吟真正做到君子之心,君子之行。
本来是劝儿子上进,但凤吟看完了信虽然心胸开阔起来,却对“上进”二字没了兴致。
他深深感受到了时局国情,自己一己之力再强,团队之力再强,甚至国家军队能力再强,依然挽救不了国家遭受凌辱的局面。为兵者受人调遣,为民者精神涣散。
自己能如何?
那几日青面也有些傻了,整日“接手,抹捅,反背,搜裆,中拳”换势“接手,抹捅,反背,搜裆,中拳”。
按说以前凤吟总会不失时机地点拨青面,也喜欢受他这种探索精神的影响,但此时一想到国耻民生,便性质顿悟。
都不知道凤吟是怎么了,只道是病了。鬼五从小见凤吟长大,想到他少年之时很是担心。
就在那天,那小姑姑奶奶却突然跑到凤吟那大吵一通,吵得凤吟晕头转向的,凤吟火了喝道:“说什么呢!别以为你是贵客就能放肆!”
“你去问你的好兄弟!”
“我哪个兄弟!都是我兄弟!”
这一通吵闹似乎将凤吟拉回到现实,还有很多事情要料理呢,这一大摊子。凤吟将浑身骨节“毕剥咯咔”地活动了一遍,抖擞精神,打开房门。
春天似乎突然就到来一般,那花儿更灿烂了,那叶子以脱了清新而茁壮起来,一切欣欣向荣。
有来信到,说是镖车顺利出关,没有延误时机而且非常顺利。并且沿途多有雁门擂的传说,多为佳话。几位拳师随后就到,一切圆满。李师已直接回了太谷,待戴当家赶来,就可以大宴宾客,
走镖上路。
而凤吟也做了决定,合伙账要清,特别在路上,人手不够可以另凑,但不可与号外同门合一路。听说近几日已是吕奕林与杨万里上台了,自家兄弟不过只一个孙青铜,袁凤吟开始盘算培养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