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互相递转为子孙,苹果树下站三体(2/2)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那要这张桌被占了呢?”
“你就得寻啊,你当护院随便就能干啊,没那个眼力劲甭干这个。也确实有差劲的护院人那个人给卸了,要个个都黑白两道的通那暗挂子就没买卖干了。这镖行也有规矩,不义之财也绝不保。吃菜吃菜。”
关于敢不敢上步,有没有改拳,不光形意拳,哪门也存在练死板了又练胆小了的现象。不过形意是经常强调而已,拳论打法歌时常提提“进步不胜”的问题,后来许多家感觉这个总结的贴切,也引为己用了。还是那话,有的能套上,有的就曲解了。
这哪一门都有半吊子不下功夫还爱吹的人,感觉自己得天独厚碰见个好老师又天生聪慧,这就开始糊弄人糊弄自己,也好学,打听着个东西就赶紧记下来,不但记下来,还记上自己的心得体会,再有感而提诗一以赞美,弄到后来拳谱一套一套的,除了一大堆形容词没实惠的。
再一种就是越练胆越小,他胆小不是因为自己知道的多了感觉天外有天了,是越练越没信心,感觉不是自己不行就是拳不行,但通常都不承认是自己不行,又不想承认是拳不行,这就开始把希望寄托与一些飘渺的东西。然后假谦虚,逢人不敢动手,但就爱故弄玄虚。
这两种都爱琢磨事,但往往琢磨偏了。出不来身子骨的大感受就去追求玄虚的玩意儿,并一再暗示自己,前辈就是这样想的,而且“不信看拳论”。
这种人的生活感悟很多,往往跟吃饭拉屎这种寻常事物的感悟联系起来,这个很容易理解,就是他们往往吃饭拉屎的时间都在琢磨拳谱。
所以很多时候,为了惩治这些人,挂子行就有了“八步打灯”、“老和尚撞钟”这些玩意儿糊弄人,这些拳混子果真就能回家弄个老鳖灯摆八步去打,道理还一套一套的,为了有说服力又说是爷爷亲传。实际实用的部分就是一套拔步连环拳,就拔步连环拳练到了,也能“八步打灯”。
但八步打灯者,却不可能打出八步连环拳。这就是舍本求末。尖挂子跟腥挂子就差在这。
就心意拳谱有一些字眼非常关键,比如这个“过步践蹿”跟“疾步箭窜”,这绝对不是口传心授写错字了,确实是俩不同的东西,这差一个字功法也差大了。
过践步、弓箭步、弓牮步,疾步、鸡步、急箭步,都不是一个东西。有人说你心意门的忒坏,可这事赖谁?不是练这个个,他拳谱一翻,感觉大同小异,这就一阵揣测,感觉说得通就理解了。这不行,所以好的老师,宁可人让你不会不敢说话,也不让你不会乱说话。拿捏的非常恰当,没这个本事不敢当老师。
道理不是一套套讲出来的,记着一点,真正的老师是不会给你一套一套讲明白的。特别是去访师,当这个老师非常细致地给你说道理的时候,得知道,这不是幸运,这是他想赶紧打法了你,就不想真教你。好老师知道什么有用,什么时候有用。
如果被前辈糊弄了,仔细一琢磨,就是这个“八步打灯的小把戏”。人心不正,想得就歪。人心正,即使不理解也是不信邪的。这叫实事求是。裴秋实他爹给他起个名字叫“秋实”,也是希望他能实事求是,但裴秋实早年可是空来舞去的不着调。所以他在这方面深有感受,教徒弟的时候,就不希望徒弟走弯路,遭他当初那个罪。
形意门过去有个前辈早先练一门八极拳,后来转了形意拳,现从练了形意愈地得心应手。他那套八极跟裴秋实师门还不是一套,这个就不论拳了,只说这么理。这个前辈也是李洛能先生门下八大弟子之一,叫刘晓兰,很多人给传错了,传成他师哥刘奇兰先生了,不是这样的。形意门每一位前辈都有一段精要的“谈形意”录,可谓一生经验嘱托自家后学,很多透着做人的道理,这是形意门的优良传统,他刘晓兰前辈是这么写的:
“……余从幼年练八极拳,功夫颇深,拳中应用之法术,如搀肘定肘挤肘挎肘等等之着法,亦极其纯熟,与人相较,往往胜人,其后遇一能手,身躯灵变,或离或合,则吾法无所施,往往拘守成法而不能变,尚疑为自己功夫不纯之过也。
其后改练形意拳,习五行生克应用之法则……悟所得之道,知行合一之理,心中极其虚灵,身形亦极其和顺,内外如一。又知五行拳互相生克……古人云互相递为子孙之意也。以前所用之法则,而时应用,无不随时措之宜也,亦无入而不自得也。因此始知形意拳是个中和之体,万物皆涵育于其中。”
其实这个问题不是八极与形意的问题,而是阶段理解的问题,是死与活的问题。恰恰因为他由正而化才理解更深,最后都能得成就。
理解很关键,而且是阶段性的。形意拳有五行生克八字连环,八极拳有四手四袖六肘头,是套路又都是打法的规律纲领。
这个又因为自己见识的限制而导致的估量上的误差。形意的用形意法去度八极理,八极的用八极法去度形意理,总有偏差。这中间的度量就得看祖师爷当初如何汇总的了。不是许多拳师夸口的那样“就这手那手,我这个势子里边,‘**’都有了!”当然这个‘**’是个语气助词,强调一下“都有了”。
他或者能表现出来,但绝对不是他“一个势子全有了”那套理论,他能糊弄死你,这就是“八步打灯”。
裴秋实有个师弟当初跟老师学六肘头,练着就是六肘六拳头一个小套路,实际他蕴含着八极拳劲的纵横变化,八极招法的勾搂变打。但这个师弟理解不到那个程度,他师父就说了“这套拳没大用,不用练了。”实际潜台词是说“对你目前没大用,先不用练了。”可这个弟子就理解成这拳没用,非但不练,出去还跟人讲“六肘头”没用,师父说的。这就不对了。
上手就想怎么样那不可能,五行拳最强调练劲,可敢使劲又能出来劲的有几个?
如果这个时间一个师傅告诉你:“我当初在苹果树下边站三体,正入境的时候,一个成熟的苹果落下来正砸到我的头上,我突然明白了松沉与劲力的关系……”千万不要信他,这位师父本姓“牛”,八步打灯的小把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