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留人 其二(1/2)
“……尹人杰。”
冯恩沉吟片刻,看着眼前头发花白的青年男子:
“就是你扔的筷子吧,我记得你的声音。”
“是,”尹人杰笑着,“其它新生遇到筷子、听见声音,都把我当鬼,你倒一点不怕我。”
“我听得出你声音里没恶意。”冯恩沉然说道,“引我前来,是想告诉我什么事么。”
“是,而且是你想知道的事情——‘渊’的事情。”
“有人给我介绍过了……”
“渊可是很大一片,光靠两三人的描述恐怕不足以知其全貌。你既已决定入渊,我这个过来人自然也有帮助你的责任,所以我要告诉你一些别人不愿意你知道的事。”
尹人杰笑着打断冯恩的话,手同时挥过桌面——
一副占据整张桌子、高低起伏的木雕地形模型就这样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了冯恩眼前、就和之前那只射向他的筷子一样。
“这里是应天府。”
冯恩看着尹人杰的手指向沙盘最左边、占面积不到百分之一的位置:那里地势高而平坦,上面所修建的城池看上去栩栩如生。
而后他的手向右、向下——
“另外这一整片,都是‘渊’。”
尹人杰所指之处,除了挨着应天的一小部分还看得出地势上的起伏,剩下的绝大部分却都只是一片毫无变化的空白。
“大明立国至今一百七十四年、加上前朝历代一共一千多年的时间,无数前人入渊探索,可有资料记录在案的渊内区域面积加起来还没有应天府的内城大。”
止了笑,尹人杰沉声开口:
“你知道,为何如此么?”
……
木楼门外,李墨正在张长竹椅上躺坐着。直到冯恩走至跟前,他才晃晃悠悠地直起腰来。
“周围没人监视了,你就一个人去乱窜?又和那丫鬟去哪了——”
“我有事问你。”
冯恩说完便走进木楼,李墨慢慢地跟了进去:
“怎么——”
只见木楼一层靠窗的角落里立着一张大桌,冯恩此刻便站在桌旁、从旁边的架子上抽下一只长轴铺在桌上:
上面所绘图画,正是大明东部临渊区域的地图。
“我已经决定入渊了,为什么你都没有向我提到过它。”
冯恩盯着李墨的眼里似有怒意,可李墨回答他的话音却漫不经心:
“白的,有甚好看。”
“有意思,但这东西可堆了一整个书架。”冯恩说着扫过堆满卷轴的书架,“我现在才注意到这些都是地图,但上面应该都没画什么东西——这背后怕是有某些缘由吧。”
“那你又想知道什么呢,小子?”
李墨喝了口酒,目光一眼都没在地图上停留便钉在了冯恩脸上。
“我猜你是见了那个从渊里逃回来的孬种了,对吧。”
话音一出,酒壶落桌;“笃”的一声轻响、竟是震得整间木楼都寂静下来。
而冯恩,也终于在这片寂静里轻轻点头。
“是,我见了尹……师兄,”他想了想称呼、方才把之后的话捋顺,“他给我说了关于‘渊’的一些事情,所以我才回来问你——”
“你要想问,我今天就趁着有空、把来龙去脉给你说个清楚。”
忽地伸手拍上桌子,这“咚”的一下犹如惊堂木般、让李墨得以在一片寂静中沉声开口:
“不知道你除了这个架子上的卷轴之外,还有没有翻过这楼里的其它东西。想来应该没有,毕竟你才来三天,这里却几年没人来、东西全都积了厚灰;你当时扫都扫得够呛。”
说到这,他站起来、自顾自地抬起头,目光扫过四周。
“可那些书本卷轴上面所记载的东西,却正是山下阁人几十年入渊所探得的资料。从大明建国到现在,几代人的心血都被锁在了这间小木楼里。开始还有人在这废寝忘食地钻研,想看看那渊、那黑潮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就横在东边不让我们出去。”
“然而终究是国泰民安久了,平时这渊虽然漆黑一片,也总是平平静静的。有胆子大的就设法下渊,躲着黑雾慢慢探索、竟就在里面找到了宝贝——知道是什么不?”
李墨一问,见着冯恩摇头,方才娓娓道出:
“是银子。从大明开国之初直到现在,一百七十多年来大明百姓用的银子全部来自渊里。”
“……这?”
“很惊讶对吧。毕竟就算黑潮凶成现在这地步,不住在渊旁的人们也仍旧是安安乐乐地过活——就算是在渊旁边的这应天府里,墙一围、楼一修,躲在里面也一样舒舒服服。所以人们不知道个中缘由、也再正常不过。”
话到此处,李墨忽然笑了起来:
“况且最开始的渊并不如现在这般凶险,一个凝灵境驭灵者便可保百人性命无虞。所以朝廷立马派人一拨拨地入渊,银子很快也被挖得不剩多少——可这时候,更宝贝的一样东西被人们在渊里找到了。”
“什么东西?”
“抬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