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到地(2/2)
车子进镇子的时候,下午五点刚过,正是各家各户准备晚饭的点。此时正处春夏相交之际,m国的天黑的晚,是以太阳仍在西天挂着,只是晃晃悠悠地往下沉,一副赖着不想走的模样。
老托尼摇下车窗,同几个认识的镇民打了招呼,径直开车转了个弯,横穿小镇,往外开去。
晓玥已经在颠簸中又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车里除了老托尼之外的两个老爷们也都被折磨得苦不堪言,只不过眼看目的地就要到了,自都鼓了鼓精神。
出了镇,这次开上的,终于不是来时的那种能让人发疯的坑洼土路,而是压上去不会有太大颠簸的碎石子路,车子开着自然也就平稳。
看着路面,子安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个问题——当时在这地界修厂房的时候,建筑材料和设备到底是怎么送进来的?
动辄几十上百吨的大型货运车能装着建材在这种路面上开动,真心是个不大不小的奇迹了,从这点看,公司光是在运费这块儿投入的都不会低到哪去。
m国的基础建设做得实在太烂了。
联想到这一路过来令人蛋碎的体验,他觉得那些司机应该涨工资。
当然除了公路运输,还有一种方式,比如…;…;他脑子转了转,比如空运?
脑洞开起来就停不下,思绪已经开始在天边放羊的他,不由自主地就想到了一架架直升机或者干脆就是大型运输机运着货物往这里像往锅里扔饺子一样的空投…;…;
就跟当年冷战开始,在欧洲当救世主的民主灯塔国用大批次的空运物资援助快要饿死的广大东德人民一样…;…;
还是蛋疼。
好在厂区离镇子并不远,小破车载着四人抖抖的走了五六分钟后,一片坐落于山坳之间的庞大建筑群映入众人眼帘。
一座座高度起码都有三十米的巨大金属罐是最显眼的,它们如一群挺直的哨兵,率先欢迎这群客人的到来。子安眼神粗略一扫,出现在视野里的不少于二十座。
他不懂石化方面的技术,猜不透这些罐子的具体用途,不过肯定对于油气厂的生产很重要。
除开这些,就是连成一片的厂房,密密麻麻的,其间有人走动,不过整个厂区都很安静,看来还并没有进入正式生产状态。
他们现在入山口的位置,又往前走了些路段,老托尼放了个档位,一打方向盘,车子转下了路面,碾着碎石子,往厂区大门而去。
几个人已经等在那里了。
此时天光渐暗,看不真切那几个人的模样。子安推了推晓玥,将其叫醒,就拎着康韩给的箱子,待老托尼把车停下后,他开了车门,先下车,然后把刚睡醒,脑子还有不太灵醒的晓玥扶下来。
这时候那几个人走过来了。
打头的是个干部模样的人,约摸三十来岁,肤色黑黑的,剪着短短的寸头,穿着粗布工装,个子不高,但是气质不差,一看就是那种管事的人。
见到子安和晓玥下车,他就带笑,赶忙上前几步主动伸出手:
“欢迎,鄙人林有德。”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