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振大唐 > 第一百五十四章 杨妍之死(二)

第一百五十四章 杨妍之死(二)(2/2)

目录
好书推荐: 邪气凛然 一个天才的平凡人生 中国龙组3 机动风暴 异都风流 暧光昧影 兼职神仙 大宋异姓王爷 凤逆九天 忘了忘不了-终极三国续

杨国忠目及玄宗皇帝地离去,暗暗地吁了一口气,他目光不由地与忠王父子一对,忠王当即向我和安禄山说道:“宫宴之欢,未想到有此巨变!唉,本王愿与殿下结伴出宫,只不知是谁如此包藏祸心,竟敢暗置毒酒欲谋太孙殿下!”收回神思的我闻言一怔,心中一动,假作随口而言地说道:“王爷如何得知这暗置的毒酒是欲要谋害于本太孙?”忠王脸上微一失神,广平王李豫却神色坦然地接口答道:“这当然很容易得知了,因为若非虢国夫人的意外出现,这杯毒酒绝对由太孙殿下饮下!所以,可以判断这伸出来的黑手是直向太孙殿下的!”李豫虽然言之有理,但我由忠王不自然的神色之中却略微瞧出一点苗头——此事多少必定与他有些关联!只是杨妍是如何得知的呢?为何知道而又不明说,不惜以自己的性命来阻止呢?

我不觉想起了怀中杨妍塞入的绸帛,现在我非常想知道那绸帛上的文字内容!也许,答案就在其中。于是,我想避开这些人的视线,至于其中的恩怨,为了我自身和朝廷的安定,也为了告慰杨妍的在天之灵,我一定会一一决算的!当下我忍着心绪的波动!故作泰然地开口说道:“此事既由杨卿处理,本太孙也就放心了,如此,本太孙暂回天策府听讯了!”安禄山看看梨花带雨的杨玉环,咽喉处暗暗地动了下说道:“如今母后得逢此哀伤之事,为孝道计,臣不得与殿下同行,只有在此恭送殿下了!”见得安禄山如此的情状,我在心中把他的嫌疑降为最低。

在安禄山和杨国忠的恭送下,我和忠王父子出了大同殿。在兴庆宫的宫门外,又与忠王父子相别。刚一上得我的轿车,我立即取出杨妍所遗的绸帛观看。只见绸帛上的字迹凌乱,有些地方甚至有些模糊。我知道这一定是因为杨妍心情激动珠泪频垂的原故。我凝神细看:妾半生浪荡,虽德行有亏,却犹安于嘻戏,未尝知解真心挚情之弥贵!至得遇大郎,初存意于轻薄,直证妾之婀娜美貌。然数挫之下,慕大郎风姿,感大郎才识,渐动爱意,略解真情,终至难拔之境!但残花之恨,已难填平;败柳之身,何堪侍君!惟长夜怅恨,对影凄叹,几有生不若死之感!今惊悉有类宝寿之行,然因有所忌顾,终不可明言。妾自思,不若舍妾一命之轻,博大郎万金之体,既再无相思之苦,复得义情两全!且偶或能得大郎一思一念,如此而言,妾复何憾?

以往,我只是把杨妍当作彻头彻尾的荡妇来看待!既不齿她的行为,又厌恶她的纠缠,在我的心目之中,杨妍除了美色之外,再无一丝可取之处!而今,她以自己的生命,让我不得不重新认真地审视她。杨妍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半生浪荡”,但是她为什么落得这般模样呢?我不禁又记想起她所说的三不幸中的第一、三不幸,即是幼年丧父失母,无人勤加管教疼爱,致使她及长德行有亏及虽痛昨日之非,更痛只能回头看,却无法走回头!

难道是因为无人勤加管教和疼爱,无知而又不懂感情的杨妍才堕落至此吗?而在知道痛昨日之非后,难道就真的只能回头看,不能走回头了吗?待得我读罢杨妍的“遗书”,在暗自唏嘘悔恨无极之余,我更思考着一个问题:一段什么样的感情值得杨妍用生命去交换?是深深期盼而又明知无望的爱情吗?我更茫然了!

...

目录
新书推荐: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