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振大唐 > 第二百零九章 安贼之死(下)

第二百零九章 安贼之死(下)(1/2)

目录
好书推荐: 邪气凛然 一个天才的平凡人生 中国龙组3 机动风暴 异都风流 暧光昧影 兼职神仙 大宋异姓王爷 凤逆九天 忘了忘不了-终极三国续

依眼前的情势来看,我所统带的将士所具有的近战能力,恐怕不是安禄山这群叛贼之敌!而伏远弩的有效射程是三百步,正适合远距离打击敌人!为了更有把握地擒获安禄山,为了减少我部将士的伤亡,我必须合理地运用这六千支弩矢,尽最大可能地远距离伤杀叛贼。(按照大唐的军队定制,箭矢的携带限额是每人二十支。为了更稳妥地配合我的行动,文若海和李宾特意让随我而行的三百轻骑,把所佩的箭壶由别部同僚补满,所以现在弩矢的总数是六千支。)

眼见叛贼在据阵相拒的同时,却有一团人影脱离圆阵向西北的小路而行,显然安禄山等人已经暗暗逃跑,却让这二百名护卫来阻拦我军的追拿!我当即沉声下令道:“全军控弩急进!”三百轻骑当下急近逼。然而,在我军堪堪将敌阵拉近到伏远弩的射程以内时,敌阵之中却猛地出数声暴喝,敌阵随之而散。并且在呼喝声中,大概有二百名叛贼分散开来,飞步掠向我们。我明白,是主持此战事宜的将军看破了我的打算,为了避免没有价值的伤亡,便指挥这二百名护卫想尽快地缩短双方的距离,以使我们不能运用伏远弩,而进行近身相搏!

我一目之下,暗暗心惊,单瞧这二百人的身法度,就知道今天想要擒伏安禄山绝非易事——这些人个个都是一等一的武学高手!怪不得他们敢在不依倚弓弩及障碍物的情况下,打算以步制骑。这等经由战阵炼过的高手,绝不是五百名轻骑兵所能抵敌地,何况我的手下现在只有三百骑!可是如今安禄山已渐渐地远逸,我必须立即做出决断。

心中忧虑之间,却见叛贼已进入伏远弩的射程以内,我急忙下令:“以团为单位,集束射!”如今,我只有以最为密集的集束射击队法对付这二百名叛军中的武学高手,所谓集束射法,就是以一定的人数同时射,共同打击某一方位的单位面积。

令出立行,在寒月凌星之下,三片倏然而过的矢云,直罩向急疾而来的二百叛贼。在暗夜中的集束射下,饶得这些叛贼武功高绝,却也防不胜防,时时难免有人身中弩矢。而中矢之人的身法只要稍稍一滞,即刻就会被随即而至的弩矢标毙当场!三百步的距离对于平时来说,当然是微不足道的闲庭漫步,如今却是举步即遇杀机,落足便获追魂,叛贼们每一个提纵起落,都有成为弩矢下亡魂的可能。

我心中暗暗筹算,我这三百轻骑,只能集束标射六十个方位,每次标射的方位就算是伤贼二人。轮射完毕以后,这些叛贼大概还有八十个人左右。而这幸存下来的八十名军中高手,当真是精锐中的精锐,我这三百轻骑能否抵敌的呢?又会是怎样一个伤亡的程度呢?我心下不无忧虑的想。

本来叛贼这八十个人,如有我和霞儿从旁联同部下搏战。应该可能从容而对。可是我的要目标却是正在他们身后奔逃的安禄山,假如我和他们缠斗的话,安禄山就更可能借此延滞的时机,渡过黄河,斩断索道,逃之夭夭!

思虑及此,其中的轻重缓急我心已明——舍小求大!为了大唐的早日安宁,为了使更多的臣民将士少受战乱的荼毒。我不得不将我所带这三百骑的伤亡抛之脑后!当下我吩咐李宾道:“本太孙要和玉霞郡主追赶安贼,李卿也毋须停弩止矢!如今我军所抵敌的来敌全是贼军的精锐,一俟弩矢用尽,李卿可度势而为,即便回撤青州,本太孙也不怪罪于卿,卿且好自为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