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游寒山寺枫桥赏春(上)(1/2)
次日清早,吃过了早饭,致远便打发韩胜准备车马出发。家中留下了雁蓉和春纤照看雪琪姐弟俩,又请白姨娘和钱姨娘两位长辈多去访梅阁照应着,黛玉才安心出发。
黛玉和严嬷嬷、紫鹃坐一辆翠盖珠缨八宝车,碧蝶、雪雁、春蕾坐后面青绒竹帘三驾车。后边有十几个家丁骑马守卫,致远和小厮们打马前。街边人群中不时有人观望,又不知谁人说,是林家少爷和姑娘去寒山寺给林家老爷上香,众人又口上称赞这兄妹俩孝顺。只是人群中尚有一少年,名叫卫桓,正是林致远师弟,因听说书院中很多今年赴考同门师兄弟都去了林家老宅向瑾瑜师兄请教,自己心中也不禁向往。今日得了空闲,向书院请了假就往城中赶,却没想到林师兄一家竟是要去寒山寺。卫桓有心想要上前打招呼,但是看到人家有女眷,便只能守一边,以期待明日再会。
寒山寺苏州城西阊门外五公里外枫桥镇,与白马寺、少林寺、灵隐寺、栖霞寺等并列十大名寺。从林家大宅到寒山寺不到一个时辰,致远和沈修杰一商量,大家干脆就到寒山寺钟楼会合就好。
黛玉等人到时候,正是午时,寒山寺内香客云集,人来人往,善男信女比比皆是。
致远携了黛玉等人进入大殿,二人分别给已故林家长辈添了长明灯灯油,又捐了香火银子,将做几样吃食放到供桌上,虔诚向菩萨拜了几拜。
今日是十五,殿中参拜人不少,虽不是摩肩接踵,却也差不离,黛玉便有些受不得,致远见了急忙领众人往后走。
致远道:“咱们往后面钟楼去,大殿上人多,怕是修杰家几位姑娘都那里等着你呢。”
黛玉忙问:“哥哥说可是‘夜半钟声到客船’钟楼?”
“正是。若是到了寒山寺却不去钟楼看看,实是可惜。”
行至不多时,黛玉便见前方一座六角形重檐亭阁,两旁古樟已经是半吐绿蕊,正门两侧有一副对联,上书:
钟声**眼,
月色照禅心。
黛玉心中将对联默念了两遍,越发觉得有滋味,不禁笑着对致远说:“哥哥家总说这里好,妹妹就想到底是个什么样儿?今日果真是见识了,景色倒其次,只怕是千年古刹内蕴才是重要。”
“说真好!”一阵笑声从黛玉等人身后传来,正是哥哥挚友东平侯世子沈修杰。
致远问道:“不是说钟楼里等着吗?你怎么还跑到我们身后去了?”
沈修杰无奈笑着:“还不是我那几个妹妹,见林姑娘还不到,着急要命,非催着我去迎你们,没想到咱们还是走岔了路,若不是刚刚遇到了吴泓,我只怕是还大雄宝殿苦找呢!”
几人说说笑笑就进了钟楼。
东平侯家家将早将钟楼内闲杂人等请了出去,楼中三个女孩都是十四五岁年纪,穿着一水儿鹅黄春衫,只是样各有不同,倒和黛玉今儿穿这件豆绿色春衫相映成趣。
侯府中长姑娘叫沈嫣然,另两个叫素嘉,婧琪,都是难得一见美人儿,黛玉心中便猜那位七公主殿下想必也是位绝色,听哥哥说,东平侯从不纳妾,和公主感情让人艳羡。
沈嫣然长,见了黛玉便扶住她手道:“今日可算是见着妹妹了,”又转头笑着对自己两个妹妹说:“平日里几个婶婶总是夸你们,现如今怎么样?看到比你们两个讨人喜爱了吧!”
素嘉和婧琪年纪虽小,但是性格和善,也是笑着围了上来:“林姐姐可不要听我姐姐乱说,我们年纪小,家里就这么几个姐妹,总想着能多多结识些江南名门闺秀,如今见了林姐姐,才知道咱们江南果然是才女辈出。”
黛玉被说有点不好意思,频频看哥哥致远。
众人说笑着就进了钟楼,其实寒山寺钟楼并不高大,几乎就是个亭子,两层高,黄墙碧瓦,香雾缭绕,隐隐透着佛家禅意。
黛玉忍不住上前仔细打量着钟楼内这口远近闻名大钟,体大厚重,青铜锻造,上会有精美佛家纹饰,黛玉好奇问致远:“张继说‘夜半钟声到客船’,莫非是只有半夜时分才会敲钟?”
“是啊,寒山寺钟声一敲,周边人家都能听到。而且,每年除夕时候,寺院里都会敲钟一百零八下,一是为了回顾旧岁,迎接春;二是为了纪念佛门长者;这三嘛”致远转头笑着对沈嫣然道:“这三嘛。还是请沈大妹妹来说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