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游寒山寺枫桥赏春(上)(2/2)
沈嫣然等人皆是和致远熟悉,小时候也没少和致远淘气,致远和自家哥哥交好,没事时候也带着她们去游园踏春,侯爷和公主也觉得小孩子们一起玩耍,只要不失了礼节就好,所以也不大拦着。东平侯家三姐妹自然是将致远当做第二个亲哥哥一般。嫣然笑着对黛玉说道:“这三嘛,是因为佛家说,人一年中有一百零八种烦恼,佛经上有云‘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所以敲一百零八下钟声,就可除所有烦恼。”
黛玉惋惜说道:“可惜我们家离着远,竟是一点儿声音也没听到。”
“不怪姐姐没听见。除夕时候家家放鞭炮,外面声音轰天震地,就是我们也没听出来!”婧琪年纪小,但是很是活泼,见了黛玉也是跟亲人一样。
嫣然见黛玉样子,知道这女孩子心思细腻,连忙领她出了钟楼,“妹妹莫急,咱们这次虽然听不到钟声,但是还是能见到枫桥,哥哥已经枫桥边素斋馆定下了席位,咱们啊也不学张继伤感,姐姐只领着你去好好看看咱们苏州好风光。”
说罢就率先领着黛玉往前走,早有护卫前方开路,免着来祭拜香客冲撞了几位娇客,素嘉和婧琪紧跟后,竟是沈修杰和致远二人悠闲后尾随。
出了山门,再走百步余,就见到一座横跨于运河上单孔石拱桥,造型古朴简单,众人来到桥上,运河中船影穿梭,好不热闹。
黛玉哪见过这样场景,忍不住赞叹道:“‘画桥三百映江城,诗里枫桥独有名’,古人诚不欺我!”
嫣然见黛玉喜欢,便说:“可不是嘛,这枫桥镇啊了不得呢,现如今还好,等到了粮食丰收时候,这枫桥镇就热闹了,我们家有个丫头家就是这里,说是他们这里还有句话叫‘枫桥塘上听米价’,讲就是这里繁华。”
婧琪听了姐姐话,撅起小嘴,回头去瞧哥哥沈修杰,不高兴说道:“可惜哥哥总不肯收粮时候带我们来见识见识,这么好景致,我们竟不能见一见,实可惜。”
沈修杰和致远二人苦笑,他们再胆大,也不能再那么乱时候带几位妹妹出来不是?
黛玉从桥上望去,寒山寺眼前,趁着青松翠柏,伴有鼎盛香火,竟是神仙般境地。
致远一边见了,对沈修杰说道:“我记得上次和你来时候有一位笔法了得画工,好像给你画了一幅‘六月寒山图’?我可要厚着脸皮向你讨要来给我妹妹了!”
“这有什么难?要是早知道林大妹妹喜欢张继诗,我今日就将那画带来了。”
三月苏州天气回暖,万物复苏,但是每到春秋两季,黛玉身子还是不好,虽调养了些时日,但是到底不敢任性。也是到了中午时候,致远等人下桥找了家很有名斋菜馆坐下歇息,男女分别占一间二楼临窗雅间,门外有侍卫守护,屋内有丫鬟服侍,这里景致好,屋子里又暖和,阳光洒里面让人心头舒畅。
嫣然等人叫身边丫鬟拿出了准备食盒,对黛玉道:“这是我们姐妹家做一点小点心,还请妹妹尝尝,也是我们一点儿心意。”
不大一会儿,丫鬟们就摆好了,麻饼、糕、蜂糕、百果蜜糕、脂油糕、粉糕、火炙糕、三层玉带糕酒酿饼、雪糕饼、薄荷糕、绿豆糕,满满一桌子好点心,色美气香。
黛玉这才知道为什么严嬷嬷那样教导自己,果然,东平侯家几位姐妹都是人人不凡。她忙说道:“黛玉也做了样小点心请姐姐和妹妹们品尝,只是做不好,还请大家不要见笑。”
紫鹃早将食盒中梅糕端了出来,沈家三个姑娘尝了自是好一番夸奖。
四人正说笑间,就听见楼下传来一阵嘈杂声,婧琪好奇从窗口往下望,吓得嫣然急忙拉她,“坏丫头,怎么敢往外探头探脑,若是被人看见了,看母亲回家不说你。”
婧琪也不理会姐姐训斥,大声道:“姐姐,姐姐,我刚刚看着好像是杜姐姐家车马?她怎么来了?”
嫣然一听,可能是自己好友杜婉,便差了丫环去下面看看,不大一会儿,那小丫头便跑了上来,“姑娘,是杜小姐来寒山寺上香,来斋馆用饭,可是雅间没了位置,只好再去找一家。”
“你这傻丫头,既是这样就该请杜姑娘上楼来,好了,去隔壁找世子爷,请他去迎杜姑娘。”嫣然待小丫头出去,便对黛玉说道:“妹妹别见怪,这杜家姑娘和我们是好友,人也和善,你不如见见,大家一起畅谈,也是件美事。”
黛玉欣然答应,就听见外面传来阵阵脚步声,门被打开了
ps:pk榜终于开通了,希望大家能把票票砸向惊荷啊~~~~(n_n哈哈~期待第一个送票人!!!恩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