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章 领导艺术(2/2)
随后,几个人纷纷表态,一定拥护高局长的领导。尤其是王良臣,反过来复过去就一句话,大体意思就是高寒让怎么**就怎么干,绝无怨言。而张在山就不同了,话语里明显表露出说教的意味,在他眼里,高寒就是一个毛孩子,一个学生只不过可能是沾了刘书记的光而已,这次从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的位置上改任劳动局长,怎么说也有点发配的意味,另外他还听说高与郑书记之间似乎有些过节,所以,张在山有些满不在乎。而且在刚才的交谈中,他罗列了劳动局面临的一大堆困难,件件都非常麻烦而又紧迫,目标直指高寒怎样施政摆平,也就是等高寒的答复。
高寒面带微笑仔细听、认真记,也不插话,更没有一点羞恼之色。等大家都说完了,他开始强调。
“呵呵,刚才各位局长谈的都很好,对我很有启发。特别是刚才张局长所说的若干事情,我也认为非常重要,嗯,我都一一记下了,会认真解决的。”
张在山更加洋洋得意起来,对高寒他是有些轻视的,也不太在乎。
“最后,我想再强调一下。咱们这个班子,应该说刚刚组建不久,所以大家一定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我说的这种大局意识,不但市直单位内部而言,而且最重要的是要做好群众的事情,群众的工作,要改变过去计划经济时期那种老官僚作风和衙门习气,真心实意多为老百姓办实事。”
现在,在某些执政者眼里,所谓的大局意识,就是所在部门的这个大局;所谓的群众利益,就是所在部门干群的利益;所谓的奉献精神,就是为所在部门做贡献的精神。高寒不想这么做,他在进入政坛之初,就立志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锤炼,尤其是在与白老、刘书记、肖老雕等人的接触中,这种意识更加强烈。
高寒刚才所说的,就是想提醒包括张在山在内的几个副局长们,不要只考虑眼前利益和自己分管的一摊,必须要将视野放宽放大,从整个劳动工作发展和全县经济社会大局考虑。
此时,张在山又很不合时宜地插了一句,“高局长,您说的这些大道理我们都懂,但现在的问题是,干部职工的住房问题解决不了,他们就没有干事业的动力。他们的工资、奖金若比人事局那边低了,怨言也会非常大,您看怎么办呢?”
这正是刚才他所提的若干问题中的最关键的两点。
高寒心想,刚才给你戴了顶帽子你还立刻觉得自己高了于是笑笑说道,“呵呵,张局长,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既然问题这么多,你也算劳动人事口的老人啦,以前是怎么解决的,为什么一直拖到现在?你总不会让我明天就把房子盖起来,然后再给大家发奖金、发补助吧?”
这句话噎得张在山闭上了嘴,尴尬地端起茶杯喝水。因为这些矛盾和问题并不是高寒造成的,是属于前任遗留的问题,刚才自己用了那么冲的话质问高寒,没想到反被他将了一军,反而没辙了。
不过,这也提醒了高寒,现在的问题真应了那句老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也就是说,在当前这样的大环境下,他必须首先要在劳动局内部树立威信,让干部职工都服气,才能渐渐施展自己的才华和实现那些宏伟目标。而树立威信的最便捷办法,无疑还真像张在山所提的问题那样,一个一个尽快解决掉。
见镇住了张在山,高寒又换了一副口气说道:“刚才我已经说了,因为我的业务还不熟练,所以,今后在工作方面就要仰仗大家了。关于局里干部职工的住房、福利等问题,不用各位局长操心,我去协调财政、国土那边尽快解决,不管以前是什么原因,有什么困难,造成了目前局机关干部职工住房紧张和补贴发放不到位的问题,我希望到此为止,以后不再继续讨论。因为埋怨任何人是没有用的,只能靠我们自己解决。”
这些事情,高寒尽量用一种平和的口气说出来。但他知道,无论哪一件事,都是给自己的下马威,办成了,是他应该做的;若办不成,责任全部在他,现在自己就是想往外推也推不掉。不如干脆答应下来,再慢慢想办法解决。
果然,各位副局长们见高局长说话干脆利索,根本不推卸任何责任,不禁对高寒有些刮目相看了。小伙子说话水平不低,不卑不亢,有大将风度。
“最近,我可能要出几天差,家里的事情大家都相互照应些,在我不在益林期间,局机关工作暂时由王局长主持。”高寒进一步叮嘱道。
P站的域名神马小说的全部拼音然后就是了,非常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