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谈判(下)(2/2)
“这第一条,事实上县里已经同意了,也办到了。小侯同志出院时,我也可以向你担保医院绝不会向他再收取医疗费用。当然,病养好了还故意赖在医院以此要挟组织,我也可以收回这句保证;至于第二条,评定伤残是由医疗机构负责的,县革委会可不能替他们做主。如果小侯真是伤残了,该赔偿、抚恤的,我做主替你们讨要;至于你说的严惩凶手的事儿……”秋鲁望着胡勇意味深长地笑笑,顿一顿接着说到:“伤人的那个陈三娃已经归案,其他的人嘛,我的意思是教育一番后放了,小胡的意见如何?”
胡勇心底清楚在这事的起因上知青不占理,内情更经不起推敲,颔同意了秋鲁的意见,但又很强硬地补充道:“那猴子和李明光他们也不能抓。”
“当然。”秋鲁微笑点头
“猴子受了伤,不适合在这里再待下去,县里得给他办病退回城。”
“小侯确实不适合再呆在这里,地区医院会给他出证明的。”
秋鲁与李进交换个眼色后点头同意了,接着询问胡勇道:“你还有什么条件?”
见胡勇扭扭捏捏欲言又止的样子,秋鲁着笑眯眯地说:“莫非你也伤残了不适合再呆在农村了?”
胡勇尴尬地点点头,将自己少了一根指头的手伸到秋鲁和李组长的眼皮下,红着脸说:
“我这是在村里铡草时负的伤,生产队可以为我证明。”
“小胡同志,你为广阔天地的繁荣富强和贫下中农的革命事业,负了这么严重的伤,我是很同情的,但算不算得上是伤残了,我秋鲁可不敢做决定。还是那句话,你那得到地、市一级的医院进行伤残鉴定才行。”
秋鲁的话揶揄意味十足,但其中的善意胡勇能感觉到。
“我这就是伤残了。而且我这次到县里,就是准备回省城做伤残鉴定的。”
“行,只要你能拿到省里大医院的伤残证明,让别人无话可说,我担保县里各级机构绝不故意卡你。不过……”
今天替“猴子”出面进行的谈判,实在顺利得让胡勇有些找不着北,而且自己本人还有意外的收获,当听到秋鲁说完“不过”后停顿下来欲言又止,胡勇想,终于还是有附加条件的,但愿这些条件自己能满足秋主任,于是他有些担忧又有些紧张地望着秋鲁,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组织上为了你们的事儿,做了大量工作你应该都看见了,那么,你和小侯是否也该出面为组织承担一些责任,分担一些困难呢!”
“请领导放心,只要我们能办到的,一定按您的指示去办。”
“既然要抓捕李明光、高进他们的事儿只是谣言,你们是否该出面为组织辟谣,让那些为此上下奔走呼号的知青同志们,尽快了解事情的真相,早日安心于革命工作呢?”
“保证完成组织交办的任务。”
胡勇吁了口气,秋鲁开出的条件低的可以忽略不计,他可以拍胸脯担保能够做到。至于陈副主任扬言要抓捕光光他俩的事是不是谣言,那只是个小事情,有秋主任撑着,他一个乡巴佬副主任敢如何?
“小胡呀,你可以告诉李明光、高进,包括全县其他的知青朋友们,只要他们因身体原因不适合在农村继续生活下去,又有正当理由的,我们县里各位领导都不会为难他们;同时,如果他们能安心劳动,不与贫下中农生摩擦,各方面表现良好的,只要今后有参军、上学、招工的机会,我都会为他们优先争取推荐机会的,我的意思你能懂吗?”
对秋鲁语重心长暗示意味十足的一番临行告别话,胡勇和李进都有些不解其中深意,但无论理解还是不理解,胡勇听后终归是欣喜若狂,这对全体知青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他得将这个消息赶紧通知大家,也好借此机会完成秋主任布置的任务,于是他顾不得在领导面前要表现得稳重了,喜滋滋地一溜烟跑出办公室……
“秋主任的意思是?……”李组长望着飞跑而去的胡勇的背影,似理解了又似有些还未能彻底通透地问道。
“要保持人口的平衡,堵不如疏。采取堵的办法,不让知青下来,就是与党的方针政策作对;但我们可以让他们来了之后早些离开,多一些渠道离开,这就是疏。大规模走了第一批后,其他的人也会不安心留下了。但留下的要想走,如果我们以他闹事还是不闹事作为能不能离开的条件,他们就会彻底安稳下来。这就是我想交给你的工作,也是基本的工作思路,你现在明白我的苦衷了吗?”
“高,实在是高!”
李组长举起一根大拇指,学了一句电影《地道战》中广为人知的台词。
心意相通的两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秋鲁将处理知青与老乡留学冲突的事儿全权委托给李进,让他尽快配合胡勇安抚好串联的知青,撤回陈楼、李村和县城周边警戒的基干民兵后,刚一回到县革委会办公大楼的办公室,机要员小罗就跑到他身边对他耳语到:“主任,肇辄被拦下了,现正关在县农村工作组。他要求审问之前见见你,说你要是不去那儿,他也许会说出些不该说的话。”
秋鲁有些恼火地盯着小罗看了一眼,见小罗一脸的无辜,才皱眉缓缓问道:“不说让你亲自负责指挥人保组抓捕的吗,怎么搞到老陈那里去了?”
“秋主任,肇辄不是被抓捕,是被陈主任派出去拦截的民兵当做返城的知青,在火车站给拦下来,盘诘身份、来历和去向时,因不肯交代问题才带到县农村工作组的。现在他还没开口,我是怕他胡乱说话……”
“搂草打了兔子?”秋鲁自嘲地笑了起来。
“嗯,是这样,”
小罗安排樊二柱带领黄集公社民兵营近百的民兵,从昨天早晨开始对樊村周边悄悄实行拉网式搜捕,忙碌了一整天没有任何效果,连肇辄从北山公路上跳车逃逸后,到底回过樊村没有这个最简单的问题都没能搞清楚,没想到陈副主任拦截知青的行动,居然阴差阳错将这个少年误当做知青拦下了。
“你先赶过去把他单独隔离起来,不得让其他人和他接触。审讯他的事儿不急,我处理完手头的工作再过去。”
所有待处理的文件、报告、请示等,小罗都预先分门别类按轻重缓急做好了整理工作。秋鲁坐下后,习惯性地将桌面右手边的一叠标示为急件或要件的卷宗翻开,喝着茶,将卷宗由上而下地快浏览了一遍。
红头文件他统统只看了标题。这时代,每天都有海量的最新指示精神下达,老人家的思维跳跃性很大,所以传达老人家最新指示精神的红头文件也特别多。常人一般难以适应,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揣摩文件中老人家短短的一段话甚至几个字中蕴藏的深意,但这些对秋鲁来说根本就不算是个事儿。他有来自最高层最及时准确的信息,只看看文件标题,他就能与某个特定事件或人物联系起来,因此他不想再多浪费时间。
请示报告中有一份文教组上呈的报告引起了他的兴趣。县文教组报告的内容,是反映今年县里第一次推荐的工农兵大学学员中,有两人因家庭成员的历史问题,被已经录取他们的大学政审复审刷下,并函要求退回原推荐地范城县。县文教组的初步处理意见是另外推荐新的工农兵学员,或者是对函大学的退录决定提出异议。秋鲁心想,政宣组老李陪同胡勇去陈楼和李村与知青谈判,如果碰到难缠的刺头进展不顺利,这俩凭空得到的推荐指标,正好可以作为谈判筹码和利诱的武器。于是他信手批下了:“同意另行推荐工农兵学员。指标暂留,待与政宣组协商后再处理。“
其他的报告,除后勤服务组关于县*委成立,和第一次大会筹备工作进展的汇报情况他认真看了并做了批示外,其余的,他觉得没有什么必须当天就处理的急事。处理完这些日常工作,小罗也恰巧从农村工作组赶回,于是秋鲁兴致不错地对小罗说:
“咱们就去耐心听听那少年有些什么不知天高地厚的话要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