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节(1/2)
第十八节
郑浩站着马步,慢慢地研墨,此刻,他面前这张书桌是徐静川为了让郑浩更好的练字,配合他的身
高,而特意叫人做的。郑浩手执一管毛笔,在一张白纸上练习书法,中国人对书法极其热爱,对于古人
来说要想出人头地,写不出一手好字就免谈。他练字的刻苦程度和进步让徐静川欣慰不己,现在,徐静
川己经开始让他临摹法贴,而不是仅仅习练“永字八法”了。
郑浩是个左撇子,习惯左手执笔,郑浩前身也喜爱书法,最欣赏的书法家是欧阳询,欧阳询楷书法
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所以徐静川安排郑浩每日早起扎马步时,
临摹三遍欧阳询的《张翰思鲈贴》,郑浩毛笔字颇有天赋,临摹欧阳询的字贴虽然不久,却略具其神韵。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
,即:“如高峰之坠石,如长空之新月,如千里之阵云,如万岁之枯藤,如劲松倒折、如落挂之石崖,
如万钧之弩发,如利剑断犀角,如一波之过笔”。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
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
美学要求,徐静川把这些书诀都整理出来,让郑浩背诵下来。到了下午,徐静川便安排郑浩临摹的是汉
末三国的大书法家钟繇的最知名法贴《宣示表》,由于他的勤奋,虽然正式练字的时日还短,但小楷练
得虽不敢说神似,却也颇得《宣示表》的形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