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逐倭 > 第二十七章 忠义民兵

第二十七章 忠义民兵(2/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为卿狂 大唐神探迷案传奇:冷砚凉心 一个男人迷离的情感生活 武林传说 反抗神的射手 剑入天龙 造物幻想 武皇 重生之林冲传奇 医道通天

王婆留是如何拔刀的,又是如何收招的,党忠贞其实也没看清楚,他看到的只是那突然乍现出来的电光。一闪之后,王婆留已把这道光芒收回匣子之中。党忠贞拍掌叫绝,他预感到王婆留是根学武的好苗子,一个可塑之材。便道:“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身手,也算难得。你留下荡寇营当差吧,给我当下手,好好干,我不会亏待你的。”说罢,唤出书记,吩咐书记与王婆留签订文书签议,无非是明确双方责任权利。一一写完,大家看过,各按花押。办完雇佣手续之后,党忠贞又叫帐房,预支几两银子给王婆留安家。这样,王婆留就算正式加入荡寇营这个民团组织了。

当日,党忠贞又把王婆留带到门外一个饭店吃酒。酒酣耳热之际,党忠贞拍拍王婆留的肩头道:“兄弟,你先把钱拿回家安顿好家小,再回营中候命听遣。荡寇营在这几天便有一件大事情要办,你跟着我好好干,我保证你不用愁烦生计,同时能大财。不妨跟兄弟交心说实话,刘头领成立荡寇营的目的,就是学豺狼一样从虎口中夺食。这话该怎样说呢,咳!倭寇抢劫官府和有钱人,我们抢劫倭寇。就是这门样,你明白吗?当然咯,这需要有本事才能这么干!”

饭后,王婆留回到山塘桥竹子园租屋中,把他加盟荡寇营当民兵的事跟小樱桃说了。小樱桃听说王婆留找到一份好差事,也是十分欢喜。王婆留把自己刚到手的饷银都交给了小樱桃,然后转回刘家集荡寇营找党忠贞画卯报到。结识营中的兄弟,参加日常训练等等诸般闲杂事情,暂且不提。

却说党忠贞跟王婆留说抢劫倭寇,这到底是怎样回事呢?抢劫无疑是当时最流行的最有效的财致富手段,倭寇就是干这个勾当。普通明朝老百姓可不可以干这个勾当呢?答案是可以,只要你抢倭寇就不是犯罪,说不定还可以立功,受到朝廷旌表,加官进爵。

无论真倭与假倭,都是有钱的主。哪位英雄想抢劫倭寇,只要动手前做好情报工作,一般都有收获。

《筹海图编》中专有《倭好》一节,记载了日本人喜欢的中国物产。如衣料类:丝、丝棉、布、锦绣、红线;日用器物类:针、铁锅、磁器、漆器、女人脂粉;药材类:川芎、甘草;书籍类:佛经、医书及四书五经;原料类:水银、硝石。

真倭尤其喜欢丝棉。因为丝绵在日本很值钱,运回国起码有十倍的利润。虽然养蚕早就从中国传到了日本,但是普及量很小,当时的丝织品仅仅为少数贵族使用,是最时髦的物品。十六世纪前,多数日本人仍以麻布等植物纤维为主要衣料,直到江户时代棉布才较为普及。因为极端的喜欢丝棉,倭寇甚至连行军过程也不忘“抓生产”。时人记载道:“随处抢劫人口………妇人昼则缲茧,夜则聚而淫之。”抓到妇女,白天缲茧纺布,晚上供其蹂躏。

禁海政策实行之后。《大明律》对海外经商限制得很严格,它规定凡私自携带铁货、铜钱、缎匹、丝棉等违禁物下海,及与外番交易者一律处斩,而且禁止私人制造具有二桅以上的出海大船。而对于勾结外族的“谋反大逆”更是异常严厉:凡“谋反大逆”,一律从皆凌迟处死,本宗亲族祖父、父、子、孙、伯叔、兄弟、侄、堂兄,同居的异姓亲族外祖父、岳父、女婿、家中奴仆,凡年满十六岁以上皆斩。

为了不被诛九族,假倭必须千方百计掩饰自己的出身。在东南沿海,就有很多下海走私的小商小贩直接假扮日本人来掩饰自己身份。这样就可以避免连坐亲友。而对于地方官来说,自己辖区的人起来造反大大拖累政绩,因此也乐于统统以“倭情”上报。其实官府所镇压的倭寇,大多数是江南商人、城市手工业者和渔民。嘉靖年间持续到隆庆、万历年间的四十年,是明朝倭寇为害最烈的时期,史学界称“嘉靖大倭寇”事件。在这一阶段里,从贼中“迫于贪酷,困于饥寒”的沿海小民才真正是倭寇的主体,而饥寒贫困的根源在于“片板不许下海”的海禁政策。

反过来说,嘉靖前期为什么要实行严厉的禁海令呢?是因为正德年间少数葡萄牙走私贩兼海盗对沿海城镇、岛屿肆无忌惮的烧杀抢掠,加上中国海商和日本倭寇在浙江沿海进行的走私贸易,让明政府感觉贸易会带来社会动荡,严重冲击大明朝的伦理纲常。嘉靖八年,在昏臣夏言主持下,推出祸国殃民的禁海政策,最严厉的时刻连下海捕鱼都不允许。禁海令是标准的因噎废食,虽然并不是禁海招来了日本倭寇,但可以肯定的是,是禁海令刺激出更多的中国倭寇。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东南滨海地区地瘠民贫,从宋元以来,当地居民一直将出海贸易视为衣食之源,海商、水手、造船、修理、搬运加上种种服务,可以说大海养活了起码百万计的沿海居民。在福建,有句话叫做:“海者,闽人之田。”一纸海禁令无情地把当地居民的“田”给剥夺了,饭碗跟着也砸了。在广东,潮州漳州地区一向是通商出海的舶口,“潮漳以番舶为利”,不许贸易等于断了他们的生计。对茫然失所的沿海居民来说摆着两条路:要么忍饥挨饿,要么铤而走险进行海上走私。

泼洗澡脏水连孩子也一起泼了——禁海的弊端明摆着,当时有不少有见识的人都很担忧。抗倭名将谭纶用了一个“老鼠洞”的比喻,说:“禁海越严,则获利越厚,而趋之者愈众。比如现家里有老鼠,一定要留一个洞,若是都堵上,连好的地方都能被老鼠穿破。”

禁海,罢日本朝贡,明朝这两大举措看似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带来的结果,反而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因为本乡本土,所以倭寇在东南沿海地区拥有令人难以相信的支持。作战时,屡屡生看似荒唐的一幕:倭寇天时地利无所不知,如鱼得水。而代表正义之师的官军,反而不受欢迎举步维艰。一些平民百姓甚至直接支援倭寇,参加过抗倭战争的明人万表记录道:“杭州城歇客的店家,明知是海贼,但贪图其厚利,任其堆货,且为打点护送。铜钱用以铸火铣,用铅制子弹,用硝造火药,用铁制刀枪。……大船护送,关津不查不问,明送资贼”,“近地人民或送鲜货,或馈酒米,或献子女,络绎不绝;边卫之官,有献红被玉带者,……(与)五峰(即汪直)素有交情,相逢则拜伏叩头,甘心为其臣仆,为其送货,一呼即往,自以为荣,矜上挟下,顺逆不分,良恶莫辨。”

所以也难怪谢杰出这样的惊呼:“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是则闽浙及广之所同也。”曾任南京刑部尚书的王世贞则对潮州、漳州、惠州地区的“民寇一家”断言为:“自节帅而有司,一身之外皆寇也!”除了总督巡抚等高级官员外,其他的人全是盗——这真是令人绝望的一幅场景。

对愈禁愈烈的海上走私,时人形象地讽刺道:“片板不许入海,艨瞳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番人,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

全民皆寇,问题烂在自己根子上,难怪防不胜防诛不胜诛。倭寇就象一颗消耗人体元气的肿瘤,一直伴随着明王朝走向衰落。

在这种情况下,江南抗倭民团对倭寇进行抢劫,很难说他们在法理上站得住脚。也许在政治上完全正确,但他这样做不免良善不分,甚至滥杀无辜。只要你胆子足够大,也并非一定抢劫倭寇不可。一些胆大妄为的官兵和“江湖好汉”甚至对当地人民及富户冠以倭寇之名进行抢劫,反正他们干这事时一般杀人灭口,死无对证。一些从广西到江南抗倭的土司大兵、狼兵就是曾经这样扰民掠民。以至时人认为“狼兵之祸”甚于倭寇。

目录
新书推荐: 世界之主,从道童开始 肝成武圣! 深渊入侵:文明守望者 从炼器开始在斗破修仙 长生从先天蕴骨功开始 这个地下城长蘑菇了 狗头人的巫师日志 练气千年,方知是封神! 鲸落封神 爱徒云韵被逼婚?我杀神归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