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星际战争之地球人的崛起 > 第218章缉毒战争(七)

第218章缉毒战争(七)(2/2)

目录
好书推荐: 千年帝国的兴亡 神印王座 小小公务员 妾生 战国俏冤家 傲视苍穹 凤城捕皇考 幻月妖狼传 兼职黑道老大 现代娱乐修真

再说了,听说这次要使用米24来完成任务,这些特种兵纷纷查找关于这架直升机的相关资料,结果看得越多心里越是没底。

米-24虽然有双套操纵系统,但射击员的备份操纵系统十分简陋,战斗中万一驾驶员负伤,射击员要么有超人的飞行技术,要么运气好得昏过去,否则要安全地把飞机飞回去再降落下来难上加难,备份操纵系统有和没有实在差不多。

而且不能否认的是,即使现在也有很多人对女性的工作能力持有怀疑,虽然大家都对作为医生的刀很喜欢,但是对刀担任副驾驶员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看法的。

米24在水平机动性上的不足,是其一大缺陷。由于主旋翼翼载较高,要比重量和动力系统相仿的米8低50,米24在作持续高速机动时,容易掉高度。以250公里/小时速度作20度俯冲拉起时,可以掉200米以上的高度,这要求低空机动飞行不能出一点差错。更有甚者,过于激烈的机动动作可能导致主旋翼可能打到尾撑,可能造成机毁人亡的事故。

“慢点开,飞得稳一些。”射手大声的提醒奇兵。

“我知道,放心吧。”奇兵大声回答道。在桨叶的巨大轰鸣声中,不大声说根本听不清,这就是军用和商用机型的另一个区别,商用型的飞机会尽量降低舱内的噪音,而军用型则不管这些。

“幸好这里不是阿富汗。”法师小声的对射手说道。

炎热的气候会降低发动机的效率,在阿富汗的炎热高原,如果机动动作过猛,飞机就掉高度,飞行员的自然反应就是猛拉杆,但在炎热高原,发动机出力不足,猛拉杆的结果是飞机反而下沉,甚至一屁股坐到地面。高过载机动时,主旋翼也可能出现失速,导致剧烈上仰然后侧滑下跌,翼尖着地。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平缓”地操纵,但激烈的战斗中,平缓的操作谈何容易。当年的苏联飞行员是按中欧平原作战训练的,对阿富汗的炎热高原飞行条件普遍不适应。所在当年米24在阿富汗可是没少出各种状况的,也难怪不少人对它信心不足了。

奇兵面临的问题还算简单,他只要做好运输机的工作就可以了,保证将搭载的人员送到指定的地点就行。和学习驾驶汽车一样,驾驶飞机也是需要熟练的一项工作,每天大量的飞行可以积累丰富的飞行经验,有助于飞机操作水平的快速提高。

只是在基地中缺少广阔的空间,所以奇兵的驾驶飞机的技术才一直进展很慢。按照云海波的想法,除了奇兵自己要加强飞机的实际操作经验,最好是可以带出几个同样水平的驾驶员来。

苏军在使用米24时,经常以双机、四机甚至八机出击,采用多机协同攻击的战术。

“车轮战术”得名于二战中伊尔-2强击机惯用的同名战术,也称“死亡之轮”,几架飞机绕着目标兜圈子,边转圈子边不断地向目标射击。

“流水线战术”是另一个多机战术,几架飞机成梯队进入,依次转向目标进入攻击。

“菊花战术”指多架飞机以极小间隔从不同方向向心俯冲攻击,然后在圆心附近急剧拉起,为友机让路。

多机协同攻击时,高空机群担任掩护,低空机群担任攻击。为了迷惑地面防空火力,有时双机对飞,在近距离大机动交错,像航展中的特技飞行表演一样,使追踪的防空火力无所适从,丢失目标。空中双机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200-1,500米,既方便联络和呼应,又保证一定的机动空间,也防止密集防空火力同时击中两架飞机的可能性。

苏军如此强调战术的灵活使用,这也是逼出来的。

人,很多时候就需要逼一下,才能发挥出自己的实力,有时甚至能发掘更大的潜力出来。

米24飞行的速度很快,虽然二百多公里的时速并不比汽车快多少,但是不用走崎岖的山路,直线的路途显然要近了很多,才3个多小时就飞到了目的地的上空。一直在熟悉飞机上武器的法师这时才发现,米24的火控系统也太粗糙了,这样的设备根本无法进行夜间攻击,只有昼间攻击能力。

不过以苏联的电子技术水平来说,这并不奇怪。

在基地中,暗影也带着疑问找到云海波。

正好恰逢夏天,甘肃也是高原气候,对米24的能力,不少人都心里掐着一把汗。

“放心吧。米24大概是世界上战斗经验最丰富的作战飞机了,在20多年里经历了30多场战争,从非洲的安哥拉,到南美的尼加拉瓜。从欧洲的波黑,到中亚的车臣。历史上很少作战飞机有比米24更丰富的战斗经历。”云海波说道。

云海波认为大家对米24的担心根本没有必要,当年米24的首战是在78年的埃塞俄比亚,当时索马里军阀巴尔将军进攻埃塞俄比亚的厄立特里亚省,埃塞俄比亚的米-24在苏联顾问指挥下,由古巴飞行员操纵,发动反击,取得很不错的战果。但米24最辉煌的战绩,无疑是在阿富汗。

阿富汗多山,在战斗中经常需要战斗部队控制制高点,在地面交通不便的情况下,面对的对手又是神出鬼没的游击队,这时,直升机成了作战行动的不二选择。就像越南是美国的直升机战争一样,阿富汗成了苏联的直升机战争。

阿富汗的炎热高原条件对飞行员是很大的挑战。由于发动机出力不足,垂直起落要大幅度减少武器弹药的装载,所以极少使用,一般都是短剧滑跑起落。这种具有“阿富汗特色”的短距起落很有特色。

苏军因此开发了一种短距起飞的方式,先把旋翼转起来,用升力把机尾抬起10-12度,这样可以得到很大的前飞角度,发动机可以把本来用作升力的功率用作前进的动力,直升机加速前飞时是就是这样头朝下、尾朝上的,但这时直升机还在地面起飞阶段,所以整个飞机都平衡在首轮上,然后加大马力滑跑,通常几十米就可以飞起来。

但这个动作要求操纵非常精确。抬尾过少,起不到作用。抬尾过多,主旋翼会打到地面。马力加得过快过猛,也会造成主旋翼打到地上。有一架米24在紧急起飞时,就是因为动作过猛,导致了主旋翼打到地上,受到损伤。

还好飞机还是飞起来了,除了旋翼发出巨大的怪声音,像一大群愤怒的黄蜂在呼啸,羞愧难当的飞行员不好意思在自己的基地降落,飞到邻近的一个简易基地,等待维修人员的到达。

在阿富汗起飞不容易,降落也不容易。由于灰砂太大,降落只能以很陡的角度接近着陆场,落地前夕猛加油门,减缓着地速度,然后必须保持一定前进速度,使座舱正好在扬起的巨大灰尘团的前面,否则看不清地面的不平,很可能造成整个飞机的倾覆,滑跑时要尽量刹车,减少滑跑距离。这样的起飞、降落对飞机很伤,发动机叶片常常被沙石打得缺一块、少一块的,刹车和轮胎也很快就磨得和纸一样薄。

在阿富汗,米24出现的问题主要出在炎热高原下发动机出力不足,米24的设计制造方,米尔设计局也想过办法,其中之一是对发动机喷甲醇和水来加力,米格-25就是通过向发动机喷甲醇和水来达到超常的加力,达到3倍音速的。但问题是这种加力的效果太猛,在直升机上很不好掌握,弄不好就失控。而且水必须是纯净的蒸馏水,前线的普通水很快会堵住燃油系统,这个改进方案很快就放弃了。

在云海波看来,甘肃的地区环境再糟糕也不会比阿富汗更差,尤其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在国家资源的帮助下,一群久经训练,武器精良,装备先进的特种部队,而敌人则是拿着各种地下加工厂制作的五四手枪和猎枪,战斗还没打响,就已经注定了结果。

或许,当遇上拿着微冲的毒贩,战斗的场面或许会有些看头。

但是在米24的参与下,毒贩想跑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最后只能乖乖的束手就擒。

更多到,地址

目录
新书推荐: 世界之主,从道童开始 肝成武圣! 深渊入侵:文明守望者 从炼器开始在斗破修仙 长生从先天蕴骨功开始 这个地下城长蘑菇了 狗头人的巫师日志 练气千年,方知是封神! 鲸落封神 爱徒云韵被逼婚?我杀神归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