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缉毒战争(八)(1/2)
桂宝是一个农民。
他祖祖辈辈居住的村子就在大山深处的山沟里,这里沟壑纵横,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因为严重缺水而贫困,这里被联合国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当地生活的村民长期靠国家扶持,日常生活以脱贫为主要目标。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毒品开始在这个甘肃境内的村子里泛滥,制造了一场比缺水和贫困更可怕的灾难。
因为贫困,村里的几个青年在80年代就走出了村子出外闯荡,第二年回来后个个都发了财。
在农村有句俗话,叫“没有不透风的墙”,不到半个月,全村的人都知道了这几个青年是靠替人背毒品而赚了大钱。
因为道路不好走,山里的山货都靠人背马驮运出去售卖,一袋山货几十斤,却只有3元钱,而毒品才十几斤,一次1000元,这笔账谁都会算。虽然运毒品被逮到会杀头,但是依然有胆子大的去赚这笔“卖命钱”。
谈到贩毒的动因时,这些因贩毒而致富的村民毫不隐讳地坦言:“贩毒去撞命,捞上几十万,杀头也值得”、“辛苦一阵子,享福一辈子,杀了一个人,造福后代人”。毒品的暴利成为犯罪的直接诱因,原本一些善良的村民也渐渐在这些人的蛊惑、带领下成了贩毒的亡命徒。
主要的原因还是村子里大多数人长年靠天吃饭,生活比较困难,所以把贩毒作为省时省力的脱贫捷径。于是,利欲熏心做着发财梦的农民放下锄头,兄弟联手、父子同行、甚至夫妻、父女、婆媳连袂,一起背起干粮袋,成群结队地去贩毒。而结果却是一群群无知者被捕入狱,一批批亡命徒饮弹身亡,不仅没有致富,反而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更大的痛苦和灾难。
后来,村子里甚至产生了一个在全国范围内都有着一定影响力的毒枭,他不仅操纵着甘肃的毒品市场,甚至已经成为西北地区毒贩的一杆旗帜和风向仪,受到不少省区公安部门和国家公安部的通辑。
村子后山,靠近山顶的地方有一块罂粟地。这是村里3户人共同栽种和维护的一块3亩大小的“毒田”,每天都由三户人家派出青壮轮流看守。
桂宝曾经因为误闯毒田而遭到了毒打,只不过这三户人家背后有人,甚至和村里那个最大的毒枭有着比较近的亲戚关系,所以手里有好几只枪,甚至连村长也只能讨好巴结这些人。
桂宝只能打断牙齿和血吞了。
但是今天不一样了,因为桂宝带着2名军人,来清除这块毒田。
“首长,在往前走十多里,翻过一个山包就看到那块毒田了。”桂宝趁着休息的时间,对着两名军人报告说。
“放心吧,这上万株的罂粟我们一定会全部铲除并销毁的。还有,以后不要叫我首长,我的名字虽然不能告诉你,但是你可以称呼我的绰号,堂主。”一名军人一边喝水休息一边回答道。
另一名军人忍不住感慨的对堂主说道:“这里地形复杂,山川纵横交错,交通落后和干旱少雨造成了普遍的贫穷,但是在客观上也掩护了犯罪分子种植和贩卖毒品,提供了一个很有利的地理条件。”
“是啊,鲜血你说的没错。”
堂主也禁不住很有些感慨的说道:“没想到这附近几个镇、乡、村都成了毒品肆虐的重灾区。从之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参与贩毒的人数越来越多,贩毒的资金数额越来越多。这个县已经变成了一个新形成的贩毒区。”
桂宝提起的他们村子的特大贩毒头子周堂吉,堂主也算是有所耳闻,之前钱奴送缉毒犬过来后掀起了一场缉毒行动的**,目前正在监狱服刑的周堂吉就是当时被抓的众多毒贩的一个。
这个人,操纵着当地几个县的毒品交易市场,甚至对西北地区的毒品犯罪活动有着一定的影响。其贩毒活动最早就是从这个村里发源,呈放射状向四面幅射,逐渐蔓延到全省各地的。
就是这样一个万恶不赦,罪大恶极的毒贩,因为一直没有充分的证据,所以居然一直都没有办法将其绳之于法。直到钱奴带来的缉毒犬才将其人赃并获一网打尽。
桂宝说,周堂吉的被捕,村里很多人拍手称快。
近几年来,周堂吉的影响越来越大,村里人种毒和吸毒的人也越来越多,甚至连一些村干部也投身其中,
周堂吉甚至在过年的时候贴出这样一副对联:“毒品兴隆通四海,罂粟茂盛达三江。”
可见其气焰的嚣张。
对此,堂主听了也只能再次感慨一声,“当年红军长征路上,如今却开满了罂粟花”
“是啊,是啊”桂宝附和的说道。
“早几年的时候,附近一个乡种植的罂粟达二三千亩,那才叫一个壮观。那里的罂粟当真是漫山遍野,一块地挨着一块地。站在几里外,就能闻到一股香气就扑鼻而来,走近后看见的全是美丽的罂粟花。”
桂宝回忆着说道:“每年秋天,就会有很多毒贩带着钱准时出现,一掷千金。那个乡的房子,比县里其他乡的都要好,新修的砖房有的还是瓷砖贴面,高高的围墙还有用铁皮钢筋焊制的大门,村民不仅购买了一些三轮车,甚至还买了几辆小轿车。”
很显然,对于那些贫困的农民来说,发家致富具有最大的感召力。所以,当他们还没有找到其他致富门路的时候,种植罂粟也就成了他们急于摆脱贫穷的工具,这样,罂粟花也就成了他们致富的希望之花。
桂宝说,他们村的村民,经常会用羡慕的神情去绘声绘色的描述那些前几年种植罂粟发了大财的人的生活,说他们有的在首都和国内的大都市里买了小洋楼,并且娶了漂亮的当地姑娘。这年头,有了钱就等于是有了一切。
“到了,前面就是我说的毒田,再靠近我们就会被守护的人发现。”桂宝指了指前面说道。
“好,你在这里等一下。”堂主说着对着鲜血做了一个手势,两个人一前一后消失在桂宝的面前。
没过多久,重新出现在桂宝面前时,鲜血的手里拎着一个昏迷不醒的青年人。虽然青年人的头不知在哪儿磕破了,血流满面的,但是桂宝还是认出青年姓周,据说是大毒枭周堂吉的一个侄子。这三户种毒的人家,就是以周家为首的。
“放心吧,人还活着。”堂主看到桂宝有些颤抖的手说道。
“哈哈哈。”桂宝发出一阵凄厉的笑声,用有些颤抖的声音说道:“这个畜生,死了才好。”
堂主和鲜血疑惑的互相看了一眼,待桂宝情绪稳定了一些之后,听他讲述其中的故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