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节(1/2)
第一百三十四节
这边大房才安生,那边贾宝玉又闹腾起来了。说是得了风寒,满炕地打滚,要将林妹妹的丫鬟们留下。
这次林如海带着林黛玉回去以后,已经有了明确的话传过来,林黛玉要跟自己的父亲回南面去了。贾宝玉当场就闹开了,口口声声要去找林妹妹。可是林如海亲眼见识过宝玉的荒唐无礼以后,又怎么会让女儿再次上门?所以贾宝玉只能退而求其次,将林黛玉身边的丫头们留下,做个念想。
说起林黛玉的丫头们,除了她自己家里带来的雪雁、贾母给的鹦哥,其余的都是贾瑾安排的,她们的卖身契也都在贾瑾的手里,而不是挂在荣国府的奴婢名册上。鹦哥因为家里给她说了人家,黛玉就没有将她带走,反而备了份嫁妆,让她回家去了。其他几个家里还有人的丫头也一样,重新回到了贾瑾的庄子上,与家人团聚去了。林黛玉带走的,也只有四个孤儿出身的丫头和宫里赏赐的嬷嬷们。
所以,贾宝玉就闹着,说他身边的可人、媚人两个年级大了,出去了,身边人手不够,磨着贾母,要贾母将原先伺候林黛玉的丫头调给他。
贾母想起要与贾瑾打官司,这心里就不舒坦。为什么?这就要从贾瑾接手管家一事说起。虽然是说贾瑾这个大房姑娘拿着荣国府的账册子,可是在室女越过母亲嫂子当家,名声到底不好听,所以,贾家对外面的说法是:二姑娘在老太太的指点下,学习看账本,三姑太太的姑娘徐姑娘也一起跟着学。
所以贾瑾每天就端着账册子、荣国府旧例围着贾母转,每做一件事情,必先问过贾母,还常常寻根问底,一件不大的事情,也要问上很久才会才贾母的指点下拿主意。若是贾母不回答她,贾瑾还不满意,宁愿将事情搁置,等贾母给她说明白了,她才执行。
刚开始的时候,贾母是很高兴,似乎又回到了她做管家媳妇的那段大权在握、风光无限、威风八面的日子里。可是,时间久了,贾母也怕了。这个孙女的问题也太多了,还每件事情都问个不停,不回答还不行,回答不仔细也不行,若是自己不教,她就撒娇,撒娇不行就磨着,直到自己的回答让她满意。
贾母曾经也试过让贾瑾去找王夫人,可是贾瑾回头还是会回来问自己,还带上更多的问题。什么二太太是这样说的,可是老太太之前告诉我的是这样这样,为什么不一样……
贾母一想到这个二孙女那无数的问题就头痛,也是不回答也不行,就连装病都不成。这个二丫头管家的唯一的好处就是,下面的人都安分了许多。
贾家的那些个下人们个个都是不安分是主儿,明里暗里都会寻事,要不王熙凤怎么会得了个“镇山太岁”的别号呢。可是如今二姑娘是问过老太太,才下决定的,不给二姑娘面子,就等于是寻贾母的不是,栽了,也只能自认倒霉,因为二姑娘只会看着规矩办事,不容得任何人求情。
如今贾宝玉磨着要贾母向贾瑾讨要原先伺候林黛玉的丫头,贾母就觉得万分头疼。想也知道自己那个孙女会说些什么。可是贾宝玉又闹着连每天的饭量都减了一半了。贾母也只得将贾瑾叫过来。
贾瑾来了以后,先给贾母行礼,等贾母叫起以后,才归了座。
贾母踌躇着道:“二丫头,伺候林丫头的那些人呢,怎么都不见?”
贾瑾笑道:“回老太太,原先专门伺候林妹妹的那几个灶头上人,我都挪给徐姐姐他们使唤了。徐家弟弟一天天地看着就大了,胃口也很好。有这些灶头上人给他们调养身子,我也放心。“
“那些丫头呢?”
“回老太太的话,林妹妹只带了四个走,都是没了家人、无依无靠的。其余几个,林妹妹都放她们回家与家人团聚去了。要我说,林妹妹还真是老太太嫡嫡亲的外孙女,跟老太太一样的心善。”
“丫头,你想个法子,让那几个回来伺候宝玉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